标签:
缅甸战争 |
缅甸,和雨季赛跑的战争
戈叔亚
(一)败走野人山
医生在信上说“英国人在仰光干得漂亮”是有道理的……
1945年的缅甸雨季来得特别早。4月底,当英国皇家陆军的薛尔曼坦克在通往缅甸首都仰光的公路上碾压着日本残兵的尸体一路南下时,预示着雨季来临的雷声已在远方群山中隆隆作响。本来他们希望在雨季到来的五月中上旬,把“米字旗”重新插到这个海滨城市英缅殖民地总督府的拱型圆顶上。结果闪电还是划破夜空,刹时暴雨倾泄到了热气蒸腾、浓沙滚滚的缅甸南部的平原上。
1942年3月8日,失魂落魄的英国人像过街喊打的老鼠逃出了这个城市。围着筒裙的缅甸人举着日本小太阳旗夹道欢迎呼喊着“亚洲是亚洲人的亚洲”、“缅甸是缅甸人的缅甸”的日本师团。那个时候的英国人也在和雨季赛跑,希望在泽国一片的雨季到来之前翻越群山,爬出莽莽林海摆脱这个充满敌意的东南亚殖民地。他们把一路马不停蹄从大老远赶来的中国部队当作了帮助他们撤退的掩护部队。打了四年仗、已经疲惫不堪的中国人拼出了血本派出最精锐部队,远离家乡来到异国和大英帝国组成盟军,本来是巴望守住这个通往中国的唯一出海口。结果是中国人的先头车队刚到仰光以北300多公里的小镇同古,迎面就撞上了追赶英国人的日本兵团。正当戴安澜将军率领的中国200师跳下火车就投入同古阻击战时,日本人却又从连个招呼都不打就跑掉的英国军队留下的空隙中钻出来截断了中国人的退路。在完成英国军队几百年历史上罕见的900英里大溃逃的英缅印殖民军,在最后钻出缅甸森林来到印度之前还是淹没在5月的暴雨中,而在最后阻击骁勇善战的日本军人的中国远征军,直到8月才从湿漉漉的野人山下来,差点全军覆灭……
以其说是傲慢的英国士兵不能打,还不如说是自私的英国政客不想打。老谋深算的邱吉尔认为把他们的殖民地留给盟军还不如留给敌人。因为他非常有远见地意识到,一旦美国人参加战争,那么这场战争就嬴定了。现在将缅甸扔给日本人,自己集中精力一门心思地对付快打到家门口的德国人,以后再收复缅甸不迟。而如果盟军特别是中国军队来到缅甸,邱吉尔害怕他们会赖着不走。至于断了来源的中国人怎么办,那是中国人和美国人的事情,反正美国人财大气粗。
一旦首都伦敦的威胁解除,一旦流着口水的日本人试图摘取不列颠王冠那粒最大的珍珠——印度,这个“日不落帝国”的皇家军队就不是那么好惹的了。
(二)激战英帕尔
两年以后的1944年3月,由三个强悍师团组成的10万日本大军突然消失在距离印度边境还有数百公里的莽莽林海中。隔着半个地球的邱吉尔在伦敦开始紧张了,他意识到和这支日本军队同时消失的还有一支日本人训练的所谓印度民族阵线解放军。种种迹象表明,在甘地领导的反对英国殖民统治的骚乱并未完全平息时,英国人最担心的事情发生了,这就是日本人开始了对印度的进攻。假设日本突破重兵设防的印缅边境,再次引发印度的反英情绪的民族主义高涨,英国最大的海外殖民地将土崩瓦解。而且整个同盟国东方战场也将陷入危急,因为这三个日本师团足以扫荡向中国空运物资的阿萨姆邦航空基地和修筑利多公路的工程队。
英国人到了拼命的时候了。
当日本武士跃出丛林,蔓山遍野地向着印度境内的英帕尔和科希玛两个军事据点扑来时,遭到了英国守军最顽强的抵抗。数量稀少的英国皇家军队中的英国军官、印度锡克族和艰苦耐劳的尼泊尔廓尔喀族籍士兵让出平原和城镇,在高地上构筑环形防御阵地即所谓圆筒式支撑点。依靠着从驼峰紧急调过来的飞机空投物资,英印军和日本人展开了寸土必争的死战。战线犬牙交错形势相当混乱,战斗规模从整师到三五成群地相互格斗杀戮。这是钢铁对钢铁、毅力对毅力的直接碰撞。印度科希玛高地原来是英国殖民者的避暑山庄,现在双方为了一条幽雅的长廊、一幢有壁炉的豪华别墅和一个奇花异放的植物园拼得你死我活。为了争夺一块美丽的网球场,双方的尸体堆积如山,手榴弹如同网球那样投来投去,并使用各种语言相互对骂。撤下来的日本士兵钻进丛林寻找浸泡腐肉的泥水,英国兵则打开空投下来的美国牛肉罐头……
五月,驱赶着士兵一次又一次发动“万岁”自杀冲锋的日本将军开始紧张了,他们看着美国飞机将大量的物资空投到英国人的阵地上,自己焦虑地计算着雨季来临的时间。被1942年缅甸胜利冲昏头脑的日本军部在制定“英帕尔战役”时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他们仅仅强调长途奔袭的突然性而忽视了后勤运输的能力。他们要求士兵人背肩扛,动用骡马甚至大象把仅仅能够支撑几个星期的基本作战物资秘密穿越大江和数百公里的原始森林。他们坚信日本士兵最后在吃掉了运输物资的牲口以后,仅仅凭借武士道精神也可以胜利。他们的如意算盘是:吃苦耐劳的日本农民在雨季来临前就可以从养尊处优的英国少爷手里接收堆积如山的美国物资。
在英帕尔,不堪忍受饥饿的日本士兵像疯子似的扑向公路交叉口的英国阵地,看似英勇杀敌,实际却是抢夺食物。五月底,当豆大的雨点零星打在一片焦土的阵地上时,仍然没有跨越那半个网球场绿茵草坪的日本军人的精神开始崩溃了,出现了数量不少的饿得就剩一副骨架的俘虏。
6月,枪炮声慢慢沉寂下来,五万日本士兵的白骨散落在泥泞的小道上,还有无法计算的尸体在泛滥的洪水中漂泊……
日本陆军在英帕尔经历了有史以来最惨重的失败以后,就再也没有恢复过来。他们将缅甸方面军全面收缩到以曼德勒为中心的伊洛瓦底江内线,试图在自己选择的战场上以绝对优势的兵力再和英国佬决一雌雄。同时他们还吸取了后勤物资跟不上的教训,在战线的后方敏铁拉聚集了大量的作战物资。
1945年2月,英国第十四军以磅礴的气概从多处横渡伊洛瓦底江,使得弄不清主攻和佯攻的日本军完全糊涂了。23日,曾经败在日本人手下的英印第十七装甲师在友邻部队一连串眼花缭乱的攻势掩护下,长驱直入冲进了由日本第49师团168联队把守严密的敏铁拉城郊。这个号称“助人兵团”的日本部队在联队长吉田四郎大佐的带领下年轻气盛,曾经在云南横冲直撞勇不可挡,在中国远征军密集的炮火下从龙陵的平达救出了危在旦夕的守备队。但是现在他们无法用自己的身躯在大平原上抗击坦克。仅仅一夜之间,除了少数士兵跳入附近的湖泊喂了鳄鱼外,包括联队长在内的3000多人都被履带碾压成了肉沫。以后一连几天,日本第49师团和曾经在缅北和中国驻印军较量了两年才败退下来的日本第18师团全部像飞蛾扑火似的消失在敏铁拉的烈焰之中。(50多年以后,当我深夜路过这里时,敏铁拉小镇微弱的灯火映照着这个湖泊,显得特别安静。)
1945年3-4月,复仇的英国军在整个下缅甸广袤的大平原的每一个角落和困兽犹斗的日本人展开厮杀。经历了印度大溃逃的噩梦和敏铁拉绞肉机的恐惧的日本缅甸方面军再也没有博杀的斗志了,甚至连司令官木村将军也早早地坐飞机逃出了仰光,这在一向崇尚视死如归的日本皇军历史上也是第一次……
虽然英国军再次输掉了和雨季赛跑的比赛,但是却赢得了仰光。5月1日,一架英国侦察机向在泥泞的道路上苦苦挣扎着赶往仰光的地面部队报告:仰光一片狼藉,曾经欢迎日本人到来的缅甸市民在各个地方抢劫日本仓库。关押盟军战俘的仰光监狱的屋顶上,发现了巨大的英文:“JAPS GONE(日本人已经跑光了)”!
仰光的胜利的确是一个里程碑,因为从这里的码头用铁路将物资拉到腊戍再上老滇缅公路比利多公路容易多了。所以仰光胜利的受益者更多的是中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