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闽要冲——分水关、仙霞关
自古从浙入闽主要有两条路,东路逾分水关,西路越仙霞岭。我于去年和今年先后去探访了这两个浙闽间的古关隘,现作个简单的介绍。
分水关
分水关位于浙江苍南与福建福鼎之间,自五代以来就是浙闽要冲,为兵家必争之地,现在104国道和沈(阳)海(口)高速从左右两翼通过,昔日形要不再。浙江省在残留的古关周围修建了一个古迹景观区,供人游览凭吊。
http://s11/middle/4d9de83bha0e595e55d6a&690
分水关遗址
http://s11/middle/4d9de83bh767d5d22ee9a&690
分水关碑
http://s3/middle/4d9de83bha0e5a72a4f72&690 位于分水关的浙闽两省界碑
仙霞关
仙霞关与剑门关、函谷关、雁门关并称中国四大古关,是仙霞古道上最险要的关隘。仙霞古道是古代的浙闽官道,北起浙江江山,南至福建浦城,是京福驿道的一段,被称为“浙闽咽喉”、“东南锁钥”。
http://s16/middle/4d9de83bha0e61c4690cf&690
仿古的“仙霞驿”
http://s8/mw690/001q7ScPgy6NnoC9chxc7&690
古道上国民党江山县长的“东南锁钥”题字
据《新唐书》载:“刊山开道七百里,直取建州,巢入闽,时六年三月也”,说的是唐末黄巢起义军开山拓道经此挥师入闽。自此,仙霞古道见证了太多战争的硝烟。忽必烈的蒙古铁骑从这里踏过,郑成功在这里阻击过清军入闽,北伐军与孙传芳的鏖战,直至1942年,国民党49军105师在此重创日军,一名日军大佐被击毙落马,后人勒石为记……
http://s11/mw690/001q7ScPgy6NmhEwEIiba&690 落马桥题刻
战争造就了仙霞古道,在烽火的间隙中,仙霞古道也是“海上丝绸之路”的一条重要陆上运输线。唐代中期以后,吐蕃崛起,时常袭扰中原经河西走廊前往西域的商队,陆上丝绸之路日渐式微,以泉州、福州为主要出发港的“海上丝绸之路”应势而生,仙霞古道正是内地与东南沿海港口之间运输进出口货物的重要通道,担负着中原与印度、西亚乃至地中海沿岸的贸易物流。用官方注册的扁担、箩筐吞吐着往来货物的古道上的挑夫,为古道注入了生机和生命,他们挑起了古道千百年的繁华和喧嚣。
1933年,江(山)浦(城)公路修成,仙霞古道完成了作为浙闽交通要道的历史使命。如今,205国道、黄(山)衢(州)南(平)高速公路从古道旁边穿过,古道往日的繁荣永久地成为历史,遗存的仙霞古道只让游历者发思古之幽情。
仙霞关据巅为关,现存关门四重,巅岭两重,南北山腰各一重,从北到南,分别为一关、二关、三关和四关,前后相距3里。
http://s13/middle/4d9de83bha0e5c2f411fc&690
第一关(从北往南看)
http://s6/middle/4d9de83bha0e5c5b38185&690
第一关(从南往北看)
http://s6/middle/4d9de83bha0e5c9eda205&690
第二关(从北往南远看)
http://s14/middle/4d9de83bha0e5cc79cebd&690
第二关(从北往南近看)
http://s7/middle/4d9de83bha0e5cfc3b466&690
第二关(从南往北看)
过了第二关,越过山巅,山势向下。
http://s15/middle/4d9de83bha0e5d71e665e&690
第三关(从北往南看)
http://s16/middle/4d9de83bha0e5d94df7af&690
第三关(从南往北看)
http://s5/middle/4d9de83bha0e5dc7f4514&690
第四关(从北往南看)
http://s13/middle/4d9de83bha0e5decaff1c&690
第四关(从南往北看)
http://s5/middle/4d9de83bha0e5e8a2f614&690
http://s4/middle/4d9de83bha0e5ea98ea13&690
仙霞古道
http://s9/mw690/001q7ScPgy6Nmi18q3mc8&690 古道边的黄巢塑像
http://s15/mw690/001q7ScPgy6NmicdBL00e&690 沙孟海书的黄巢赋菊诗
http://s15/mw690/001q7ScPgy6NmiurlVQ1e&690 古道旁沧桑的老树诉说着历史的沧桑
http://s11/mw690/001q7ScPgy6Nmiy1XQe6a&690
修篁翠柏给古道染上了一抹清新
http://s7/middle/4d9de83bh767d70c53246&690
仙霞岭脚下的保安铺,这名字带有很浓的古代邮驿的印记。国民党的军统头子戴笠就出生在这里。
从仙霞关往南,就进入了仙霞岭的腹地。在崇山峻岭之间,又有一座古关,这才是浙闽两省的真正交界处——枫岭关。枫岭关的形制很小,没有想像中的宏伟气魄,小小的门洞一丸可塞,然跬步半越,则浙闽两省尽在足下。
http://s14/mw690/001q7ScPgy6NmiZSX2R7d&690 一丸可塞的枫岭关
http://s14/mw690/001q7ScPgy6Nmj5qGTz3d&690
从关门往南看到的就是八闽大地
http://s4/mw690/001q7ScPgy6NmjdvArxb3&690
从南往北看枫岭关
说到仙霞古道,我们不能不说说廿八都。仙霞关之南,枫岭关之北,在群关的拱卫之下,重山的怀抱之中,座落着一个千年古镇,这就是廿八都镇。廿八都是个鸡鸣三省的地方,地处浙闽赣三省的通衢之地。廿八都又正好处在仙霞古道的中点,不管从浙江去福建,还是从福建来浙江,走到廿八都刚好是一天的路程,过往商旅须在此投宿。鬻货营利的商贾、运送物资的挑夫以及历朝政府驻守的官兵造就了廿八都昔日的繁华。
http://s9/mw690/001q7ScPgy6Nmjk2zRC58&690
站在这块指路牌下,背后是浙江,往前是福建,向右是江西
廿八都从它的形成之初就注定它是一个移民商埠。据说,在这个只有3000人口的小镇里,竟有140多个姓氏,来自各地的移民南腔北调地讲着9种不同的各地方言。因为这里语言民俗的多样性,被专家称为“文化的飞地”。
这里较好地保留着为数不少的古民居,古朴而恬淡。铺着青石板的古街两旁曾经门庭若市的店铺挂着古久的字号招牌,至今还在做着一直未变的买卖,有面粉店、剃头铺、饭馆等等。古镇的游客还不是很多,保持着一种难得的自然和纯朴,一些大的老宅都是当地人的居家之所,进去参观,见到主人打个招呼即可。虽然少了一些精致,同时也少了一些矫揉。谢晋导演曾感慨:张艺谋如果到过廿八都,《菊豆》就绝对不会放在黟县去拍了。
http://s15/mw690/001q7ScPgy6Nmjp5X42ee&690
念八铺牌坊
http://s3/mw690/001q7ScPgy6NmjtEvoCa2&690 流过古镇的枫溪
http://s9/mw690/001q7ScPgy6NmjySsFa78&690 潺潺的流水伴随古街流过了千百年
http://s13/mw690/001q7ScPgy6NmjCm8dmac&690
客栈
http://s16/mw690/001q7ScPgy6NmjGUmOX2f&690 幽深的巷陌
http://s4/middle/4d9de83bh767d688b4f43&690
豪门宅第门楣上的精美木雕
http://s15/mw690/001q7ScPgy6NmjMIH4aee&690
枫溪上的水安桥
http://s13/mw690/001q7ScPgy6NmjQQmLO2c&690 水安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