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师09春学期《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作业二及答案
(2009-06-28 18:16:31)
标签:
福师大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作业答案教育 |
分类: 教学随笔 |
判断题 单选题 多选题
一、判断题(共 15 道试题,共 30 分。15道题,共30分)
1.
A. 错误
B. 正确
2.
A. 错误
B. 正确
3.
A. 错误
B. 正确
4.
A. 错误
B. 正确
5.
A. 错误
B. 正确
6.
A. 错误
B. 正确
7.
A. 错误
B. 正确
8.
A. 错误
B. 正确
9.
A. 错误
B. 正确
10.
A. 错误
B. 正确
11.
A. 错误
B. 正确
12.
A. 错误
B. 正确
13.
A. 错误
B. 正确
14.
A. 错误
B. 正确
15.
A. 错误
B. 正确
二、单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20道题,共40分)
1.
A. 隐性课程
B. 选修课程
C. 独立型课程
D. 必修课程
2.
A. 家庭心理健康教育不需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配合
B.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不需要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配合
C.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家庭心理健康教育是“一唱一和”的关系
D. 家庭心理健康教育应以家长为主体而进行
3.
A. 职业角色
B. 职业生涯
C. 职业经历
D. 职业劳动
4.
A. 个性
B. 气质
C. 性格
D. 智力
5.
A. 职业倦怠是一种与职业有关的综合症
B. 职业倦怠源于个体对付出和回报之间显著不平衡的知觉
C. 职业倦怠受个体、组织和社会因素的影响
D. 职业倦怠主要表现出的反应有:过于自信、高估自己、骄傲自满
6.
A. 学生个人情况
B. 学生学习成绩
C. 学生的既往史
D. 学生的自我评定
7.
A. 理解
B. 尊重
C. 共情
D. 真诚
8.
A. 无生涯性
B. 强示范性
C. 合作性
D. 时空相对无限性
9.
A. 学科本位的综合课程
B. 经验本位的综合课程
C. 问题本位的综合课程
D. 问题──经验──学科三位一体的综合课程
10.
A. 显性课程
B.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
C. 隐性课程
D. 心理健康教育学科课程
11.
A. 调查法
B. 观察法
C. 测验法
D. 问卷法
12.
A. 适应性心理咨询
B. 障碍性心理咨询
C. 发展性心理咨询
D. 适应性心理咨询
13.
A. 五个阶段
B. 六个阶段
C. 四个阶段
D. 七个阶段
14.
A. 个性
B. 气质
C. 性格
D. 智力
15.
A. 心理咨询、心理辅导、心理治疗
B. 心理辅导、心理治疗、心理咨询
C. 心理治疗、心理辅导、心理咨询
D. 心理治疗、心理咨询、心理辅导
16.
A. 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B. 对学生开展心理辅导和咨询工作
C. 对问题学生进行心理治疗
D. 对家庭成员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17.
A. 主要是家长会、家访、家长来访
B. 家校共同研究
C. 家校共同探索
D. 除常规的联系方式外,家校应共同研究、共同探索
18.
A. 智力测验
B. 个性测验
C. 气质测验
D. 性格测验
19.
A. 教育管理部门的支持
B. 校内各部门的紧密配合
C. 高素质专业教师队伍的缺乏
D. 理论研究滞后
20.
A. 微笑示意
B. 始终直视对方
C. 语调平平
D. 面对面而坐
三、多选题(共 15 道试题,共 30 分。15道题,共30分)
1.
A. 帮助家长树立心理健康的观念,增强对孩子心理健康重要性的认识
B. 帮助家长认清角色,强化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责任意识
C. 帮助家长系统了解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与原理,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
D. 帮助家长不断提升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
2.
A.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开设提供了“ 空间”
B. 实践表明,心理健康教育课是深受学生欢迎的一类课程,学生对此有很高的认同度
C. 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师资问题也是可以解决的
D. 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也是《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的要求
3.
A. 观察法
B. 访谈法
C. 问卷法
D. 测验法
4.
A. 学生的自然情况
B. 学生的家庭情况
C. 学生各学期的学习成绩
D. 学生心理测验的基本情况
5.
A. 无生涯性和高独立性
B. 工作对象的强同质性和高差异性
C. 与工作对象的年龄差距呈增大趋势
D. 强示范性和时空相对无限性
6.
A. 以学生为主的策略
B. 以家长为主的策略
C. 以学校为主的策略
D. 中立性策略
E. 客观性策略
7.
A. 依赖心理
B. 应付心理
C. 合作心理
D. 目标心理
8.
A. 认同教师角色,悦纳教师职业
B. 具有和谐的教育人际关系
C. 对教育环境的良好适应和改造
D. 具有稳定而积极的教育心境
9.
A. 直接咨询与辅导
B. 书面咨询与辅导
C. 集体咨询与辅导
D. 报栏咨询与辅导
10.
A. 目光注视
B. 形体动作
C. 声音特征
D. 距离和角度
E. 沉默
11.
A. 倾听的技术
B. 影响的技术
C. 非言语技术
D. 注视的技术
12.
A. 全面发展的原则
B. 权威与尊重并重的原则
C. 科学性和疏导性原则
D. 预防性和发展性相结合原则
13.
A. 质问
B. 教导
C. 驳斥
D. 释疑
14.
A. 教师角色责任的弥散性
B. 教师角色期望的严格性
C. 教师角色的易混性
D. 教师角色的多重性
15.
A. 心理咨询
B. 心理治疗
C.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D. 全面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