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从教学实践走向课题研究——听祝庆东老师讲解
(2016-10-13 23:26:17)分类: 学习感悟 |
——“三层次”科研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一、三层次
前言:
我烙的饼问什么不好吃?
我烙不好,人家烙的好,可能是人家的锅不一样。——开始思考并提出假设
提出新的假设,研究就不断地继续。通过研究,获得了专业成长。——生活中,处处有研究,研究,一点也不神秘。
教研与科研有什么区别?
教研活动_上海真北老师张礼莉的备课笔记:
反思一:中考数学最后一调综合体,分值最高,怎么复习?
第一次备课:不看任何参考书,全按自己的见解。(关注自己)
第二次备课:广泛涉猎各种文献,然后修改方案(我有她有,我无他有,我有他无)(关注文献)
第三次备课:基于现实,边教边改,课后再备(关注现实)
反思二:如何改进“课堂小结”?
学生设计板书。
反思三:如何提高作业成效?
互换作业本(在别人作业本上做作业)
教研活动的第一个层次:问题反思,侧重于在对遇到的具体问题的及时思考和解决。(常态性研究)
第二个层次:专题探索,把某个问题当专题用更多的时间去研究探索。选择一个主题,以较为系统的方式寻求问题的解决。
例如个人计划:中考数学综合题复习课的整体设计
1.自我分析找问题:如何通过创设问题情景,感受到借助数学的思想发放,让学生有一个较好的思维正确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是重点解决的问题。
2.学习计划:
(1)查阅数学综合题教学方面的资料,并思考重点考察的内容。
(2)搜集近五年20个省市的中考资料,并分类整理。
主题:中考数学综合题复习课的整体设计
3.讲座计划 主要内容:
(1)中考数学综合题的基本类型;
研修心语
再如:教研组专题探索计划表
做小组合作学习的课题研究——每个人分工做一类课型的研究。(新授课,复习课等)
第三个层次:课题研究
当研究方法的设计和运用比较规范时,就进入了课题研究的层面。
专题和课题都是事先定好主题的。
例如第一层次:《精心设计综合题教学导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主要内容:故事导入法、诗歌导入法、激情导入法、音乐导入法、游戏导入法、赞美导入法、表演导入法……(变成一百例,比如小说导入法,散文导入法,舞蹈导入法、相声导入法等)——只能看出你的工作经验是否丰富。
进一步思考:这些方法可否再排序,内容逻辑有问题。
专题探索的层面,主要探索课堂导入有哪些方法。
第二个层次《优化综合题教学导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学习动力,学习有效性)的实践研究》,内容含综合性教学“导语”设计的方法
综合题教学“导入”技术的形式
课堂导入的功能和学习兴趣的心理构成研究
教育理论对一线教师的作用(解释作用,做法有用有效;由工作总结变成学术成果,为什么要作为阐述内容。)
以上课题研究,在课题结题时要回答课堂导入的不同方法是何以影响学习兴趣的。
例如:走进图书馆的有效教学流程设计研究结题报告
1.
问题的提出。是研究报告的必备内容要素,研究的问题不是拍脑袋拍出来的,问题从痛开始,利用头脑风暴,说出自己最痛的问题。基本都是在阅读室上语文课的问题。将提出的44个问题排序,但是不同的老师的排序结果不同,将问题排序、汇总,排位靠前的就是最有价值的问题。
2.
重点问题的确立:二八理论。
前六个问题重点解决,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用鱼骨图分析法。比如图书不集中、难找。设施设备有问题,需要的没有,环境有无问题,旁边其他班影响。部分学生兴趣不高,难道在教室上就效果好吗?也许是学法指导不到位。再比如教师指导不利,有可能是学校管理或图书管理员的问题。每个问题都找六个原因分析,分清主次,再梳理解决前百分之二十的问题。
比如关于图书解决的问题。李清照的词,哪些书需要学生阅读?哪些老师阅读?哪些属于基础好的学生读,哪些属于基础弱的学生读。就在此基础上整理出配套资料。比如人物传记:找出三处能表现人物特点的句子,模拟文言文阅读题。形成自己独特的阅读方法,每个单元都有阅读报告集。有答辩制
课题反思:越教越轻松。头脑风暴(问题怎么来)、二八律(重点怎么解决),鱼骨图分析法(如何来做)。
(发动家长找相关的文章、图片,资料找齐后整合分类)
再如:《以词频分类为基础的高中牛津英语词汇系统教学研究》
小结:三个层次的研究是什么关系?
问题反思(家常小菜)梳理成专题探索再提炼成课题研究(满汉全席:母子相见,走在乡间的小路上)。做好自己的拿手菜。没有最好,只有最合适的!
“三阶段”的转化究竟靠什么?
新手阶段(1——3年)打好双基:班主任工作、教学
胜任阶段(10年左右)方方面都知道,容易进入高原区。
专长阶段(?)名师何以成名?
共性:靠教研
再小结:教研要做实,科研要做亮!
二、怎样拟定课题名称——课题名称的类型、结构与表述
一幅好油画,就得有个锋利的刃。——毕加索
题好文一半。
“成功教育”研究,让一批教师成功。——刘京海
课题名称体现着研究者的研究能力,蕴含着研究者的思路、方法、策略,也是课题能否被立项的重要依据。课题名称的重要性怎么强调都不过分。
(一)课题名称的结构
三要素结构:明确表述课题的研究对象、研究问题、研究方法三个要素。如《小学语文家庭作业中应用“微博策略”的行动研究》(利用网络建立一个网络作文评价机制,见老师的博客)
如:做一个关于“学生评价”课题?
学生评价研究(太大)——小学生评价研究(没新意)——小学生发展性评价研究(有点新意,但大学教授也可以做)——小学生发展性评价的实践研究(只能是一线教师,但要校长主持)——小学生激励性评语的案例研究(手机微信、短信、期末评语、作业本上)——小学生高年级学生激励性评语的案例研究(适合德育和班主任)——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作业激励性评语的案例研究(符合三要素)_------学会分解课题
再如:想做一个”有效教学“的课题
有效教学的研究——语文有效教学的研究——初中语文有效教学的研究——初中语文复习课有效教学的研究——初中语文复习课有效教学的课例研究——初中语文毕业班总复习可有效教学的课例研究
有效教学如何进一步分解:
有效教学的现状研究、行为研究、设计研究、策略研究、模式研究、管理研究、评价研究、比较研究……
研究成果课程化——一个名师团队就出来了!要学着做点。
二、两环节结构:
依据一个什么原理,运用什么思路,运用什么策略,提高设么效果
再如《想做一个关于“有效教学”的课题》
(接前)运用小组合作策略提高初中语文毕业班总复习课教学有效性的课例研究——网络环境下运用小组合作策略提高初中语文毕业班总复习课教学有效性的课例研究
美术老师可以做什么课题?
美术教学研究——高中美术教学研究——高中美术欣赏教学研究——高中美术欣赏教学的案例研究——高中中国民间美术作品欣赏教学的案例研究——运用背景音乐改进高中中国民间美术作品欣赏教学的案例研究
我是英语老师,可以做一个什么课题?
初中英语单词复习课教学研究——初中英语单词复习课教学的课例研究——运用“构词法”提高初中英语单词复习课有效性的课例研究——运用“构词法”提高初中英语单词复习课有效性的行动研究
两环节结构模式示例:
《利用“三分钟演讲”培养小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行动研究》(班内演讲——校门口演讲——家庭研究)
变为《利用“三分钟”研究培养……》(凡是一个好的活动培养的能力都是多元的,比如创新能力)
发散思维:与“三分钟演讲”类似的活动有哪些?
利用“微演讲”“微故事”,微笑话,微相声、微表演(让活动创新)
两环节结构模式的变式
基于……
例:基于“博客”的初中数学作业布置与批改的实践研究
……背景下……
例:“绿色评价”背景下初中数学作业设计与批改的实践研究
……在……应用
Pis命题技术在初中数学作业设计中应用的实证研究
(三)复合式结构:
既有主标题又有副标题的结构形式。
示例:
一年级学生抄写生字四遍与八遍的效果比较——基于上海版新教材的比较研究
生字抄写指定遍数与自主抄写的效果比较——基于三年级语文作业的实证研究(识字应关注一笔一划让学生认识的过程——每天课前一字师活动)
高中生社团管理课程化的实践研究变为:
为有内涵的玩而做的顶层设计——高中生社团管理课程化的实践研究(主标题指向价值取向和目标趋向,副标题点明三要素)
一节课理解到位才能讲好,不是技术层面的问题。
四、课题名称的拟法
1.坐标拟题法(先罗列,再排列组合)
2.菜单拟题法(找可以操作的去进行)
七个信封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