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月前力沽港交所小有斩获,但市场的变化让我今日不得不对港交所重新进行评估。首先看一下近期有关港交所的一系列举动:
一、咨询延长和修改交易时间,一是延长,二是与A股交易时间接轨,即上午9:30与A同步开,下午开市时间亦可能提前,以及时反映A股之变化,收市时间保持16:00不变,保持与欧洲股市接轨;
二、考虑开始增设人民币场外结算所,推出人民币汇率期货
合约,并在交易所挂牌。同时亦研究设立离岸人民币场外交易结算所。在结算方面,除了一直进行的无纸化市场、T
2交收安排等架构改良外,为迎接人民币计价产品上市交易,港交所在9月18日,将与所有证券行作市场演习,测试现行交易及报价系统,与处理人民币产品交易的能力。港交所发言人表示,港交所系统已准备妥当,随时可以支持人民币产品的交易及结算活动
;
三、投资十亿新建数据中心,未来目标将现交易能力提升十倍,满足每秒交易三万次之要求;
四、大力促进港股ETF在国内挂牌,实现半直通车;
五、海内外大力吸客。港交所为完善集资市场,除计划互认本港与内地两间交易所外,亦拟简化IPO程序、改善上市管治、便利海外公司来港IPO等。
六、香港证监会昨天公布,将于10月1日起下调收费25%,降低港股之交易费用。经博主查证,此项费用与港交所之收费是分项进行,降低证监会收费并不会直接降低港交所之收费,反而此举亦有助于刺激港股交投上升,利好港交所。
另外,港交所市值于本周二达190亿
美元
(约1482亿港元),超越芝加哥CME,成为全球最大市值交易所。主席夏佳理在被问及这是否与香港发展为人民币离岸中心有关,他指,参考伦敦作为美元于欧洲的离岸中心,显著利好伦敦的金融市场发展。至于新股
集资市场,年初至今港交所于全球则排名第3位。
综合近期的以上新闻,结合人民币国际化的大趋势,不妨从大方向做出一些判断,港交所已经得到了中央的“祝福”,将与中银香港(2388)的海外人民币清算行身份一样,取得“人民币汇率及相关产品离岸交易中心”的独特地位,并在香港争夺人民币离岸中心的战斗中处于最重要的位置。
从技术面分析,港交所已完全突破2007年高点下来之各条阻力线,并有效突破2010年1月高点形成之中型下降通道,目前可能正展开新一轮升势。
交易策略:拟购入中期认购轮,以升破年初154元为第一目标位,视港股成交及后续新闻再做进一步判断。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