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致散文诗学盛会诸同行信

(2013-07-09 11:48:54)

孙绍振敬请泽宜兄转诸位同行:
     此番湖州散文诗学盛会本人因为学生隆重祝寿,不能抽身躬逢,深表歉意。除歉意以外,还有一种失去大发狂论机遇的遗憾。近百年来,窃以为散文诗之命运坎坷,遭遇不公。自五四以来即被目为散文之附庸,散文诗作为独立的文体一向被怀疑,最悲惨者乃是某大家贬之为“非驴非马”之文体。其实,在世界文学史上,在世界文学理论上,散文诗比之散文,更具正统文体之尊位。在英语国家的百科全书,从维基百科,到大英百科,甚至美国哥伦比亚百科全书,并没有单列的散文条目,相反,散文诗倒是赫然与史诗等并列。与散文诗能够并称的只有随笔,然而随笔在西方乃是主智之文体,并不追求诗意。散文在英语国家中不能独立成体,故英国散文研究权威王佐良先生的《英国散文的流变》中
[1],散文的外延就包括了:《圣经》,吉朋的《罗马史》,达尔文的《物种起源》,连简.爱中的风景描写,萧伯纳戏剧中的台词都算是散文。散文在英语中只是一种表现方法,可用之于多种文体,在俄语中散文的外延则囊括了除了诗歌以外所有的文章,在德语中,散文气息是贬义的。而散文诗则不同,不但有独立之文体,而且有波特莱尔、屠格涅夫和鲁迅的经典。
    对散文诗来说,当务之急,乃是破除散文诗理论和实践中潜在的自卑感,小家子气,理直气壮地发表散文诗之“独立宣言”,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国的历史传统,建构中国独特的散文诗学术范畴。在此基础上进行宏观的历史和微观的个案研究。此等大任,实为旷世之功。吾虽垂垂老矣,然尚能日餐一升,“崛起”之志未竟,“炮轰”之气未短,冀尚可追随谢冕大帅效李逵、许禇之勇也。

                 孙绍振谨白于西历公元二零一三年六月七日午时三刻于午朝门外千里之榕城。











[1] 王佐良《英国散文的流变》,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