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P水解释放的能量能转化为热能并维持体温
我原来的错误观点:ATP水解释放的能量转变成机械能、电能、光能等生命活动,应该不包括变成热能维持体温。
备用材料——能量的来源与去路:
机体生理活动所需的能量来源于三大营养物质:糖、脂肪和蛋白质,其中最主要的是糖。营养物质在体内氧化分解时所释放的能量,约50%直接转化为热能;其余部分主要以ATP的形式储存于组织中。最终ATP除对外做功外,其余将转换成热能。
http://www.blogcn.com/u/16/37/qiong1128/index.html
第一节 能量代谢
在物质代谢过程中伴随的能量的释放、转移、储存与利用称为能量代谢。
1. 能量的来源与去路
机体生理活动所需的能量来源于三大营养物质:糖、脂肪和蛋白质,其中最主要的是糖。营养物质在体内氧化分解时所释放的能量,约50%直接转化为热能;其余部分主要以ATP的形式储存于组织中。最终ATP除对外做功外,其余将转换成热能。
2.能量代谢的测定
2.1 直接测热法
指直接测定机体的产热,临床已较少采用。
2.2 间接测热法
在了解以下概念的基础上根据一定的公式即可计算出机体产生的热量。
2.2.1食物的热价或卡价
1克营养物质在氧化分解时所释放出的热量称为该物质的热价或卡价。食物在体内氧化产生的热量称为生物热价,而体外燃烧时释放的热量则称为物理热价。糖和脂肪的生物热价与物理热价相等,蛋白质的生物卡价小于物理卡价。
2.2.2食物的氧热价
某营养物质氧化时,消耗1L氧所产生的热量称为该食物的氧热价。各种营养物质所释放的热量也不相同。
2.2.3呼吸商与非蛋白呼吸商
营养物质氧化时一定时间内CO2的产生量与耗氧O2量的比值称为呼吸商(respiratory quotient,
RQ)。糖、脂肪和蛋白质的呼吸商分别为1、0.7和0.8。
非蛋白呼吸商
除蛋白质以外的营养物质(糖和脂肪)氧化时一定时间内CO2的产生量与耗O2量的比值称为非蛋白呼吸商(non-protein quotient, NPRQ)
3. 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
机体的能量代谢与体表面积成正变。影响能代的因素:(1)肌肉活动:安静时骨骼肌的产热量占总热量的20%,剧烈运动时可达90%,因此对能量代谢的影响最大。(2)环境温度:在20~30℃的环境中能量代谢最为稳定,过高或过低均能增加能量代谢。如温度每升高1℃,内分泌激素(肾上腺素等)分泌增加,增加产热量。代谢率增加13%?(3)食物的特殊动力作用:机体在进食后一段时间内(1~8 h)产生“额外”热量的现象,称食物的特殊动力作用。(4)精神活动:精神紧张时可使不随意肌紧张加强、交感神经兴奋和某些激素分泌(如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产热增多。
4.基础代谢
基础状态下(空腹、清醒静卧、环境温度20~30℃、精神安宁)的能量代谢称为基础代谢。单位时间的基础代谢称为基础代谢率(basal
metabolism rate, BMR),单位是KJ/ m2•h。基础代谢不是机体最低的代谢水平,慢波睡眠期间的代谢水平最低。在临床上常以相对值来表示,正常值为±15%。在甲亢时或甲减则升高或降低。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