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石梁溪水映春霞,舢舨咿呀荡白沙。
绿意繁忙风竹畔,吴娘浣影半羞花。
在周庄不远处有一个远不如周庄有名气的地方,也因为还没有那么有名气,这里的游客没有象周庄那么拥挤不堪。在这里依然可以看见,“咫尺往来,皆须舟楫”水乡悠然的景象。我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到锦溪。一路就听导游在解释为什么原来名字叫“陈妃墓”,因为南宋孝宗皇帝的爱妃陈妃因病殁水葬锦溪五保湖中,为怀念陈妃,孝宗在五保湖畔钦旨建庙,为陈妃诵经护坟,锦溪亦因此被宋朝皇帝御旨改名“陈妃墓”长达800余年。
时隔境迁,不管千年之前的爱情故事多么动人,锦溪依然是以她如诗如画的水乡景色吸引着海内外游客的。远在新石器时代,锦溪就有先民居住。这里夹岸桃李纷披,晨霞夕辉,尽洒江面,满溪跃金,灿烂若锦带,所以得名锦溪。江南的水乡好象都很相似,其实每个都各具特色。2500余年的成名史,诸多的人文胜迹,无数独具明清特色的古建筑群,以及以“中国古砖瓦博物馆”为代表的13家各具特色的民间收藏品博物馆。有着“36顶桥,72只窑”美丽传说的古镇,桥梁密度,举世罕见,不足1平方公里的老镇区就有古桥36座,而且大多数古桥保存完好,桥柱、楹联、碑刻保存俱全,形成了锦溪独特的“桥文化”。
(以上文字参考资料)
江南似乎天生就是是文人骚客浪漫之地,四大才子唐伯虎、祝允明、文征明、沈周等辈相继在此步酬吟唱,为之留下了大量的诗歌文章。也难怪,如此泽浸环市,街巷依水,古桥联袂的浪漫水乡,不吟唱点什么,太对不起这美景。不折腾出点风流韵事,也对不起那少年时光。
沈从文喻她“睡梦中的少女”,我到的时候她大概在午睡,时光仿佛粘稠起来,浓浓地流淌在小河流水中。坐船游锦溪是最适合的了。两岸景色如画,步移景异。水巷、河埠、拱桥、骑楼、廊坊、街市的历史文化蕴积所调集凸现的水乡神韵,宛若一幅流动的动人心魄的绝妙画卷。船娘不管你愿意不愿意听,一直用燎亮的声音唱着小曲,厉害的是她不管青藏高原还是广西民歌,都能唱出昆曲的味道。我一袭红衣,成为过往船上人的摄影配景,我也乐意。我的脸也是红的,真的醉了,醉在着这如画的水乡里。













---------------





若隐若现的陈妃水冢

蛟龙卧波的十眼长桥

想起:石榴花开,明艳的井旁,那人正架竹儿,晒她的青布衣裳。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