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看《走出非洲》:勇敢的女人,孤独的一生

标签:
走出非洲梅丽尔斯特里普雷德蒙 |
分类: 读书观影 |
文/曼佳
这是第四次看《走出非洲》,这次是过春节的时候和小妖一起看的。作为据说的女人必看经典电影,也是我强力推荐的。
第一次看是20多年前,我只从中看出了东非大草原的广袤美景,和对那时候的女子对理想勇敢的追求的叹服;
第二次看是10年前,我那次主要看到了女主角和男主角之间的灵魂之爱,我写成了《两棵树的爱情》;
第三次看是5年前,我看出了即使在让人动心的灵魂之爱中,男女亘古不变的对于爱情和婚姻完全不同的态度。
在狗年的春节里,我第4次重看这部接近三小时的长长的电影,而这一次我却看出了一个勇敢女人,孤独的一生。
我似乎在几次的观影过程中,在同一部电影中,所看到的东西越来越小,但也越来越深。
镜头开篇,在丹麦,大龄未婚女子,有殷实的资产,但是没有头衔没有身份,依然是不完美的。在这里她的孤独没有进行大篇幅的叙述,但是这是显而易见的,即使在100年后的今天,在我们这样貌似观念已经开放太多的社会里,这样的女孩依然是被家族和社会诟病的:你为什么还没嫁出去,你打算什么时候嫁出去之类的。然后很多人用异样的眼光看着你,总觉得你是不合时宜的,你是孤单寂寞的。时光荏苒数百年,但是世俗对于女人的要求其实根本没有变。所以我们肯定可以看出,女主是要想法设法将自己嫁出去的,否则社会舆论会让她接下来的日子很难过。
于是她灵机一动,也可以说是迫不得已和朋友之一进行了协议婚姻:她出钱,他给名头,两人一起到非洲创业,一拍即可。这个朋友也就是后来的事实丈夫的身份也很尴尬,他原来只是朋友,是她情人的弟弟,不管如何,总之法律上她获得了这个年龄女人最在乎的身份,于是从北欧的大雪茫茫的丹麦,她将自己投放到了炎热难耐的非洲大地。
她本来以为拥有了婚姻的名号,即使是协议婚姻,也是可以有婚姻的一些实质的,然而老公并不爱她,基本是不回到这个所谓的家的,除此之外,他在外面胡混的时候心里也并没有任何内疚,因为他们是协议好了各取所得,所以她虽然拥有了男爵夫人的名号,拥有了一个貌似白人富贵家庭的非洲大庄园,但是她依然是孤独的。她独自一个人进行庄园的各种运作,那些她从来不曾涉及过的业务,她不得不像个男人一样,硬着头皮上,和非洲土著酋长商谈,教非洲工人如何囤水、开垦和搭建工厂等等,骑着马巡视自己的投资土地等等,不过等待夜深人静的时候,她依然只是一个人,空守着那幢大宅。
这样的空壳婚姻在现实生活中其实也并不少见是吗?很多的为了结婚而结婚的人,走入婚姻后,男人对女人没有兴趣,女人满怀热情已经不管如何既然已经拿到了幸福生活的门票,总可以好好开始的,不过最后却发现是空欢喜一场。没有情感开始的婚姻如果不是运气足够好,是很难有反转的情节的。
但是女主角还是靠自己的令男人都叹服的勇敢和独立精神赢得了丈夫的尊重和喜欢,她带领一些非洲佣人耗时数天,历经各种危险境地,穿越非洲莽荒地带给自己战争中的丈夫送补给品,当她出现的那一刹那,那个名义上的丈夫也是骄傲的,他玩笑她凌乱不堪的头发是拥有了新发型,他似乎也喜欢她,而她总觉得他是自己的男人更有一种愿意主动喜欢的暗示和需要。他们燕好了,像真正的夫妻那样。
只是这原来是一次厄运的开始,丈夫传染给了她梅毒,而他自己因为身体原因若无其事,而她却病的很重,不得不回到丹麦进行长时间的治疗。等她回来不久,开始重新打理自己的咖啡种植园,也发现自己的丈夫在眼皮底下和别的女人偷欢的实据。一对本来没有爱的协议婚姻,和平地分居。
她在这次所谓的婚姻里,无论从形式上还是心灵上,都是彻底孤独的。
终于她找到了心心相印的爱情,这个在非洲草原上像雄狮一样游荡的丹尼尔和她互相欣赏,英俊帅气而且浪漫,知道她想要什么,总是在最合适的时间里给予支持和鼓励。我一直认为,一个男人对于女人最好的爱,就是欣赏和鼓励,如果再加上协助和支持,那简直就相当完美的。丹尼尔给了女主角最好的爱情,他们在非洲草原上,任意翱翔,自由自在。
但是丹尼尔是一头无法被任何女人困住的雄狮,即使女主角也像大草原上一只勇敢的母狮,也不能。这对灵魂情侣从来不谈女主咖啡园运营的各种琐事,他们的交谈总是飞到更为高远的精神区域,别人的故事,非洲的美景,政局之类。当然,在初期的时候,也是令人十分愉悦的,但是人总是凡夫俗子,会回到低低的尘世中来,于是他们的矛盾就产生了。
丹尼尔像很多男人一样,在女主身边呆一段时间就会远离。女主为此而感到痛苦,男主回复他需要自己的自由之类,女主想要用结婚的方式固定下来,男主拒绝了,他说不认为爱和一张纸有什么关系,他觉得女主结婚的想法是想占有而不是拥有。于是他们之间的情感发生了很微妙的变化。女人使出女人常用的杀手锏,其实不过是一种赌气:既然你不肯结婚,我觉得你应该搬离这里。男人竟然迅速回复了:好的。这更让女主觉得深深的失落。
而屋漏偏逢连夜雨,正在此时,她本来咖啡园丰收了,虽然情感有些失落,但好在会有钱,但是一场大火让这一切都成了空。此时,她一个人望着她若干年的心血化为乌有,她的庄园,她的财产,还有她的婚姻,以及她的爱情,似乎被这场大火全部带走了。
之后她为了给她的工人们一个居留地,四处奔走,根本没有得到谁的帮助,在之前很多白人官员都毫不留情地拒绝了她。不得不丧失尊严地在新总督面前下跪,恳求殖民统治者给她的土著非洲人一个活下去的生存地,在那个欢庆宴会上,那些衣冠楚楚的上等白人围观着她,当然也只有那个丹尼尔钦佩她的勇气给了她一点气势上的支撑,而用超凡的勇气为那些非洲人正确这一切的,只有她自己。
而更悲伤的还在后面,她最爱的丹尼尔,飞机失事,永远的离开了她,连正式的再见都不再有。她带着永远的伤痕,孤独地回到了她的祖国,她的母亲的身边,其中的艰难自不言说,但是可以想象得到,一个离婚的资产也耗尽的中年女子的境遇。在20年后她出版了她关于非洲的这本书。
这的确是一个勇敢而独立的女子的故事,但从头到尾,这也是一个灵魂孤独经历的故事,之后人生路上各种境遇,都几乎是完全需要她独自来面对,最有爱的也只不过是锦上添花。但是幸运的是,她经历过了许多,虽然有孤独的艰难的岁月,但是也有美好的经历和记忆,而后者伴随她的一生,让她在孤独之中似乎也能有一些安慰,来度过这漫长的人生。
孤独不是形体的孤单,孤独是一种精神的孑然的状态,人生而是孤独的,如果幸运有人会陪你同路一程,而更大的可能是,你不得准备好,孤独一生在路上。
10年前的影评:http://blog.sina.com.cn/s/blog_4d9c078201008jhh.html
5年前的影评:http://blog.sina.com.cn/s/blog_4d9c07820101b3r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