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曼佳
曼佳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2,524
  • 关注人气:52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樱花在清明节实在很应景

(2017-04-04 12:40:54)
标签:

樱花

清明

生死

分类: 曼发议论
樱花在清明节实在很应景
文/曼佳

  这些年的春天,樱花是越来越受到推崇了,到处都有赏樱的活动。而很多城市园林,也开始在更多的地方打造樱花盛景。比如杭州钱塘江南岸,就出现了一条樱花跑道。从天空鸟瞰,那是美得不行,令人神往的。


  世人开始喜欢樱花,可能因为她开时绚烂,落时优雅,来去匆匆,没有纠缠,亦不残败。与别的很多同时期的花儿相比,樱花花型小,一朵完全不起眼,低调婉约,只有一树树一片片才形成惊人的气氛。远看像一片白云,近看的时候飘飘飞舞的花瓣,又像是漫天的雪花,晶莹而灵动。

  比较其白玉兰大朵的肥厚的花瓣,衰败之后锈蚀的黄色,甚至像破棉布一样地挂在枝头,久久也不能离去的残败,樱花无疑是优雅得不行的。其他还多诸多春天的花,当然杏花、李花、梅花、海棠等花型也很像,开始浪漫去时优雅,但唯独樱花遭到这样的赞誉,这当然是与文化有关,当然只是日本人的文化,有了各种樱花文化的赞誉,樱花才能如此这般的深入人心。

  日本是一个对生和死的观念与我们完全不同的一个国家,远古时代,日本的地理环境相对比较恶劣,人民生活繁重难有闲暇时光,苦痛多余欢乐,死亡是极为平常的事情,“无常”的概念自古也就深谙与日本人的心中。而樱花自然是极好的精神的替代物,樱花开放的时候她足够美,也十分之短暂,像极了这无法把控的人生。

  而樱花也盛开在清明节时分,这两者的意义高度融合,不得不说这十分应景。清明节的时候大家纷纷出动祭奠亲人,欣赏着漫漫的樱花在风中飘落,看着那刻在一块块墓碑上的名字啊,有年老的,但也有一些是年轻的,真是不由地让人概叹人世短暂,青春再美,灼灼光华,也不过一晃而逝,而那些恩怨情仇,在岁月中也慢慢消失不见。人生其实不长,何必纠缠于那些消耗生命的东西,不如珍惜当下,一笑而过。 ​​​​

  十九年过去了,我们每年都去给婆婆扫墓,墓园里种的都是山茶花而不是樱花,大概也是不希望人们触景生情,红色的大朵的茶花是每个季节都开的,它顽强地展示它的永不放弃的生命力。公公前些年会在墓前念叨一些给婆婆写的悼文,他们那么地相爱,也是当年让我相信爱情和婚姻的最佳的典范。今年,熟练使用手机的公公在婆婆墓前反复地播发一首歌《草原之夜》,说这是婆婆当年最喜欢的一首歌,也是五十多年前他当年认识她的时候,女高音很厉害的婆婆唱过的一首歌。他站在墓前,山顶上的微风吹动他不多的白发,他就站在那里默默伫立,婆婆一定会听到的吧。我静静地看着他们,想起当年婆婆临终前和我谈过她之将死的并不遗憾,因为她有那样一个贴心的丈夫和美满的家庭。

  看着那么多中青年人带着自己的后代来扫墓,也更明白了子孙后代的一些含义。虽然每年都来给婆婆扫墓,但是我只能遥望千里之外我自己的亲生母亲,无法在她的墓前如此这般地杂思一番,幸运的是,我还有那么多哥哥姐姐,他们从来也是不会让母亲每年此时感到寂寞的。生命虽然逝去了,但是有些精神是通过后代传承下来的,比如容貌、性情、价值观等等,尤其后者甚至构成了整个民族的文化内核重要的一部分。很多人即使已经远离故土,他身上流动的血,骨子里影响他的魂,其实都与那块土地,那个家族,不无关系。

  今天碰巧又看到了琼瑶写给子女的后世书,交代她之希望将死时的选择和尊严,很多人都说看了心有戚戚焉。生与死的话题,现代人是越来不不忌讳了吧,村上春树也在《挪威的森林》里反复地说:死不是生的对立面,不过是生的另外一面。生和死是互相伴随的,有死才有生的意义。

  其实真的好好活过了,死也不是多么恐怖的事情,就像那些清风下静静躺在那里的很多人,也许那里是更安静和谐的一个世界。而在此之前,得必须努力地好好活着,活得不让自己后悔和遗憾,不让自己在濒临无望之时还苦苦纠缠生命的幻影而不愿放弃,或者能安静地看到自己死亡的人,本身就是对人生满意也是成功的吧,比如琼瑶,还有我的婆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