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向前,偶尔回头

标签:
鸡汤目标旅途风景少年 |
分类: 曼发议论 |
文/曼佳
写一写,或者是为了握住一些时光的流沙装在瓶子里,也或者只是为了感受曾经的那缕风,那束阳光,而记下随便想到的一些内容。
看了电影《乘风破浪》以后,或者更明白了为什么有些人会爱上赛车这么危险,这么让肾上腺激素飙升的刺激运动,因为在那个过程中,让车子和自己,以及自然环境合二为一,实在太爽了,就像挣脱世界上的一切枷锁,一直冲到天的尽头。多次在电影里出现的那种漂移的镜头,就好像要挣脱向心力直接甩向外太空。我有时候在开车的路上,我时常会这么想,加速飞奔的感觉抛弃束缚的确很爽,所以会让很多人心存向往。
这回就写一个关于开车及路相关的零碎的主题。春节前开了往返400公里去看一个几十年没有见过的同学,满心激动。尚未全民放假,在基本空旷的高速上开车那实在叫一个爽,当然也会超过稍许超过限速一直向前向前向前。其实在高速上开车还会稍微专心一点,平时在市区开车的时候其实脑子里真的思绪纷呈,开车已经只是一个机械动作,完全凭借本能反应,根本无需用心。喜欢思考和记录,又何尝不是将自己的生命内容变得丰富而绵长,这样似乎感受的世界更多,也似乎比普通人或得更长一点吧。就像偶像说的:当一个演员比普通人多活几辈子,因为他在别人的人生里一次又一次地体会。我觉得,想的比别人多,做的比别人多,其实不亏的,因为获得的其实也会比别人多,不要只看到物质收益。
一、隧道和光亮
圆形的隧道总是让人产生穿越感,隧道的尽头会不会是外太空?会穿越到哪个时代?漫长的隧道里开始是暗暗的,再明亮的灯光也完全不及自然光的数十万分之一,追寻隧道的那个出口的光是一种如何的心情?甚至也会想起一起著名的电影里隧道里的镜头,有激烈的有温情的。其实我下班时也会在很长的十几公里的隧道里开车时常觉得很困,加上隧道里空气稀薄,而车内热气蒸腾让人大脑缺氧,经常性的那一瞬间好想睡着,真的只要一秒钟就能睡过去,有时候我会咬自己的虎口让自己保持清醒。想起钟汉良曾经说有次下工后开车,在隧道里开着开车睡着了,醒来时已经到了出口,虽然只是数秒钟,但是还是很让人惊诧,怎么会这么累?就是很累,上班这种东西,不仅仅耗费的是体力,还有那无穷的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实在是费脑费心。脑指的是智商,逻辑性理性的内容等,心指的是情商,人际和社会关系种种等。
二、目标和旅途
其实不选择长达十几公里的地下隧道,我还可以选择走红绿灯很多的风景区路回家,我以前十来年一直走的是后者那条路线,2016年秋天隧道开通之后我再也没有走过穿越景区的路回家,因为走隧道一路畅通,可以节省40分钟到家。我也会想到路上的风景和目标这两个看似有关系但其实也并不完全统一的概念。以前别人疑惑为什么我可以每天单程花90分钟去上班而可以坚持下来?我的回答是其实一路上的风景很美,我可以看到西湖四年四季美轮美奂的变化,相当于我一整年都在旅游。而走了隧道之后,我每天只需要50分钟就可以到家,而从此我再也没有走过景区路。当然我可以解释为目的其实很重要,而快速回家这个目标相当与路上的所谓风景似乎更重要。其实哪一种说法和做法都没有错误,我们每个人,在当下,都要尽量找到一个合适的说法来抚慰自己而已。如果你努力依然无法达成你的目标,你可以自我安慰路上的风景很美。如果你很顺利达到了你的目标,你可以得意地说其实人活着就是寻求一个一个的证明点实现自己。如果没有了选择,其实任何理论依据,都是自己让自己高兴就好。这世间太多时候我们需要自己说服自己,那样或者觉得生活更美妙一些。
三、瓶颈和跨越
那天我去4S店给车做保养,我是第一次从那条路上去那里。我用百度地图上大致导航,它让我在某个很拥挤的大十字路口左转。但是我看队伍排的很长,于是我自作聪明地决定去前面那个路口左转,然后绕一个小弯不就可以到达我想去的地方啦。结果,我在前面路口左转后行了一段发现此路不通,因为前面是一条河流,我不得不绕回了原来那个大路口排队等候——因为这是附近唯一能跨越这条河道的入口,穿过它才能通向那个区域的各个方向。所以我自作聪明地绕了一圈,还是回到原点,乖乖排队,乖乖等候。
我若有所思,的确,我们的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或者说热门行业,或者说学生的升学之路等等,好行业好学校都是非常拥挤,不是因为大家喜欢跟风,恐怕是因为更多的人是走过冤枉路尝试失败后,才知道虽然这条大路上很拥挤很拥挤,要花大量时间排队,但是它是一条拥有丰富资源的路,越过瓶颈,可以跨越某些障碍,然后通向四面八方。那些少有人走,没有人走的不拥挤的路,比如乡郊野外,只是因为路边没有资源,让人引不起兴趣,甚至于还是一条断头路。
竞争是让人备有压力的,不过这世界上的好东西哪里会让人垂手而得呢,否则,那种轻易获得的成就哪里会有千辛万苦获得之后的快乐呢。所以很难走的路,也许自有心得。(讲给小鲜肉听听)
四、远走和停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