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笑话,说外国人到中国,发现中国人个个都是哲学家,因为他们看到你就会问:你是谁?你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
我们现在的很多人的目标都是要去哪里,未来要成为一个什么样子的,拥有什么样的生活,物质目标和阶级地位是如何如何。等到了某个年龄,某个程度,进步的通道和上升的欲望已经受限,才会回头去看:我为什么会成为今天的这个样子?然后三年五年的一个阶段一个阶段地向前回溯,才发现今天的自己,早已经在那些岁月中,一步一步已经刻下了印迹。就是因为昨天的你,所思所想,所作所为,才能成为今天的你。而现在的你,也不难预测将来的你。
人世间只有时间是不可逆的,时光一去不复返,想回到过去只有通过穿越的想象。好在,空间是可以转移和来来去去的,回到过去的空间,也会不由地感觉一下曾经的那段光阴里的那个自己,也算是某种程度的时光回溯。
最近去了很多老地方。放在年少的时候,那些去过的地方看过的书和电影是没有兴趣再重看的,因为已经知道结果了嘛、不过到了现在这样的成熟的年龄,反而能淡然悠然地品味到一些新的东西,就在老的旧的过去的物件甚至光阴中。
古镇,去过好几次了,每次基本都是陪不同的人去的。古镇悠悠,N年过去依然还是老样子,同样的黑瓦白墙,同样的小桥流水,一样的商业街,一样的卖着莲花灯和迷你口哨或者铜制铃铛等等,那个酒吧依然有着热烘烘的气息,靠街的玻璃橱窗里总是坐着一个貌似轻灵的大美女,长发低垂,正在看杂志。侧影之美,让人心动,但是有经验的同行会说这是一个钓鱼的,在这样的风情古镇,到处都是荷尔蒙散发的气味,还有街道上熙熙攘攘的游客,无论看到的什么人都让人生出一种不明来由的推断。来来往往的人都悠闲自在,有人在桥边拍照,有人在桥上看她,有人在水里放着花灯,有人在动吧里疯狂呐喊。店名比如,,拾忆、转角遇见,半朵悠莲,一寸光阴等等,让文艺青年觉得到了老家,一下子就柔情曼妙起来,伪文艺青年虽然情感上难得跟上脚步,行动上也不会示弱。环境已经使然,放松自己就好。因为城市,那些战斗的沙场,就在不远处,等着你重回,拼杀。
同一个地方,不同的时间下,过去的自己和现在的自己有什么不同?大空间虽然没有变,但是总是有一些细微的调整,有些曾经留下印象的地方也会遍寻不得,而那些新鲜冒出来的区域仿佛也很具有新的诱惑力,比如那些对着河道的可以安静晒太阳发呆的私人客栈。那个菜做得不太好吃的店好像不记得具体在哪里了?那个很吵的酒吧好像改成静吧了?那个十字路口的店面现在已经成为一个彩虹糖吧,那些有些破烂的街道经过整理后变成具有风情的样子了。不过不变的似乎更多,那个烟雨长廊来来去去的人还是那么多,有闺蜜,有情侣,有打打闹闹的同学,他们看起来都很年轻而兴致勃勃。那个卖臭豆腐的小摊依然还在桥底下,那个最有品的饭店依然在最重要的地方,那座不变的平桥作为参照物依然还是靠谱的。我记得曾经的一些略微不同的感觉,可能以前更雀跃,这里拍那里拍,反正摆着POSE,像一只叽叽喳喳的小鸟。而现在都懒得拿起镜头了,因为其实景致都大同小异,不同的真的只有当时的心情,但是仔细回想,反复又不记得具体的什么情绪,因为总体来说差别不大。只有在镜头的对自己的比较下,我才知道光阴它真的是流逝了。
每次去古镇,为了与环境协调,我基本都穿的是带一点民族风情的长裙子,这样的裙子,也就是在下班以后的休闲空间可以感受一下轻松,我记得曾经穿过的亮闪闪的黑底白色镶嵌珠花的裙子,有路人拉着我说好看并问是哪里买的,而这条裙子买的时候在当时实在是价格不菲,看来品质真的是看得见的啊。最近再去某个古镇,直接在当地的店铺买了一条兰花印染的棉布长裙,简直就是一块方布上掏了个洞,腰间一束也变成一条长裙。在下雨的季节,穿着花裙子,打着红雨伞,漫步在古镇上,也仿佛挺合适当地的调调的,虽然并没有雨巷中丁香姑娘的气质,反正也可以自得其乐。也许古镇的容貌N年没有大的变化,而我的心情我的光阴如何能记录下来?我能想到的也就是用不同时期不同的衣服记录而已。当我重新看到照片的时候我会想起,噢,这段时光和记忆,我用某件衣服将它铭刻在里面,甚至每次洗到某件衣服的时候,我都会想起,穿着它曾经去过什么地方,当时是如何的心情。当不得不处理一些旧物的时候,隐约还有点小留恋,感觉某段时光和记忆被我丢弃了似的。
然后一起去的老人的故乡,老人很兴奋,一定是回想起自己幼年时候的自己,60年过去,当时一少年,现在已经是古来稀老人。虽然那些地方都已经天翻地覆的变化,只留下很小很小的几个点仅供发挥联想。不过这一切对于我来说是陌生,老学校,老城墙,老庙,老街等等,也没有生出很新鲜的感觉来,祖国大地到处都被改造成一个模样,正如去多了欧洲小镇其实一样会审美疲劳,新鲜的并不是这些那些空间环境,虽然它们也有催化剂的作用,真正能产生不同感觉的依然只是人的撞击,人的情怀。我看见这里那里心里是充实的也是平静的,看到大宅院的时候也可以感叹一下人世变迁潮起潮落,因为老家族也曾独霸一方,可见一个人,甚至一个家族在历史的洪流中完全就只是一只蝼蚁而已。那些很大的宗祠上记着的该家的发散状的族谱揭示着子孙繁衍的盛景,以前时代是升幂排列的,仿佛由第一颗种子开花结果最后却开遍漫山遍野。而现在的人们,如果还能排族谱的话,会发现那是降幂阵列的,好像漏斗,下部越来越小,我们民族最终还会有多少人存在?想到这里,真是让人唏嘘一下,人力从来不能胜天,而只能顺势而为。其实我想得更多的是,几十年后,假如我也回到我幼年的地方,到时候也会是三级梯队吗?如果这样的话,人生也还真是圆满呢。
还有那些附近的小城,号称中国最美乡村,真的是挺美的,尤其在这样的春末夏初的阶段,一切的绿色都那么鲜润得恰到好处,车在路上开过去的时候是在是让人善心悦目。我N年前来的时候应该走过这条路,但是全然没有印象了。在城市的湖边,有很多大妈在跳广场舞,其实觉得身姿都很妖娆,跳舞的人的气质明显会比普通人有所提升。但是那些古城墙,那条名江,那座大山,那个码头,都根本只记得一个概念,而没有什么留下什么印象。我当时记得很美,现在看来似乎景色更美,不过当年是没有见过世面的年轻的激动和兴奋的心情,而现在仿佛经历过世事沧桑一切云淡风轻。或者现在到了看山还是山的另外一个阶段了。滨江的对面竟然是高楼林立,俨然是大城市的CBD。想起很多年前,我曾经认识的某个熟人仿佛就预测到了今日的发展,据说和朋友一起在江对岸买下了一大块地,按照其能力和发展趋势应该发大财了吧。我使劲想此人的名字,但是连姓都想不起来了,时光真的是太久远了。而那年的我,还真是差点从死亡线上回来的呢,所以关于时光的记忆,使劲想,多半还是有一点点的。
恩,虽然时光一去不复返,往事只能回味。虽然每次回味的时候,那些记忆每次都会消散一些,但是最想记住的,我想总归也会记住的。毕竟脑容量有限,还要受到现在俗事的干扰和排挤,曾经岁月的具体的细节和感觉即使记不住也不要紧,因为每条走过的路,虽然没有留下脑海的记忆里,也会留在人生的印迹里,比如在思想的升华中,在行为的导向中,然后让过去的我们逐渐一步一步成为现在的我们。所以,去过的地方,遇到过的人和事,从来都是有价值的,它们已经以某种你不曾注意的方式,留下我们的生命中。
这,或许,就是我对时间与空间,交织回溯时候感受到的意义。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