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觉的时候,梦见了母亲,在梦中,时光反复停留在老家的某个时刻,又仿佛穿越了几十年,和现在我们的人生重叠在一起。这是清明节,母亲,您托梦给我了吧。
离那个分离的时光已经过去了15年,那年之前之后,对于我来说,都是一个焦头烂额的年份。婆婆和妈妈在连续2年相继得到晚期癌症的消息然后均在一年后病故(更可怖的巧合是刚在墓地上葬了婆婆还没下山却得到哥哥告知母亲又得了晚期的恶劣消息),那时候我的工作情境一塌糊涂,经济上完全是捉襟见肘,在不同的省份和不同的城市为了生病的母亲们跑来跑去,人生陷入难以言说的低谷和茫然。唯独幸运的是,那份感情,也许是互相患难的缘故,倒一直风平浪静,携手走过那段人生最艰难的旅程,然后十几年过去,还依然如昨。
每每看到一个小孩,看他的眉眼里似乎无声无息地铭刻了父亲和母亲的双重的基因,你随便一看,五官仿佛像其父,但定睛一看,气质仿佛又像其母,因此遗传真是世界上最最奇妙的事情之一。所以我们的人生,无论是长相,还是性情,或者是以后的生活方式,莫不带了我们的父母给我们留下的浓重的痕迹。即使有些人当年很不喜欢自己的父母所为,但是成年过后,发现自己完全成了父母中的某一个,其言其行,几乎就是复制,不禁赫然。比如我的哥哥们。
我想起母亲,她在我的人生上刻下的最浓重的印记是什么?并不是长相,我长相仿佛随父亲,而是性情,那种乐观而独立的性情,深深铭刻在她的所有女儿的性格中。因此导致她的女儿们,4个女儿,处理个人交际和家庭事务,均是游刃有余的,这是母亲遗留给我们的巨大财富。
母亲当年在物质条件极其艰苦的环境下,一个人操持着大小的一家子的生活,父亲在外地工作,回来的次数相当有限,他的意义,更多是给妻子还有一个貌似完整的家庭能在乡亲中站稳脚跟,对于子女来说就是对学习的激励和学费的支持,更多的情感和切身处地的陪同只能来自母亲。小时候年幼也感知过一些,更多的是听哥哥姐姐们说母亲那时候的艰难,被同村的有很多壮实劳动力家庭的欺侮,众多的孩子带来的吃饱穿暖的压力,还有父亲经年的若干愉快情感生活不断有好事者带过来的对于妻子尊严的持续性的打击。。。无论如何,总之我母亲完全没有放弃自己的人生,或许为了这么多孩子只能坚强只能隐忍。在几十年前的一个深秋,她上午刚从稻田里割禾回来,自知肚子已经开始发作,吃饭午饭洗好脚,然后叫来外婆午间时分生下了我。我出生的那天是阳光灿烂温暖的一个日子,我想这一定是,因为这个在我性格中得到了体现。
母亲当年是崇拜着父亲的英俊和幽默而嫁给他的,她一定是内心很爱着父亲的。只是男人是靠征服欲来满足自己的,父亲家势不如母亲,对于这段婚姻内心一直愤愤不平,所以父亲对母亲的态度在初期是冷淡的,中期及后期可以说是恶劣的,但是作为一个深爱自己丈夫的女人也许觉得自己付出也是一种幸福吧。不过从母亲的婚姻案例中,我是体会到一点,我希望找到一个爱我的男人来共度一生,尽享他对于我的呵护体贴,我不希望重走母亲那样作为一个女人的一生辛苦艰辛的老路。因此父母模式的婚姻对于子女的影响是极其深刻的,所幸的是我的那一半承袭的是他父母和睦而安定的路线。
或者很小的时候从母亲的哭泣和与父亲的争吵中小小年纪的我得知男人其实是这个世界上无法把控的一种产物。我只有几岁的时候,有一次在湖边的那片芝麻地里收芝麻,母亲对我说:丫头啊,长大了要自己努力啊。大家(公婆或者父母家)有,不如自己小家有,自己的男人有,不如自己有。那时候我也许就升腾了一种硬硬的志气,要自己养活自己,而且养活得很好,因为只有把自己的人生掌握在手心里,一切才能保证。若不是母亲自己依靠自己的独立和能力,她在与父亲的婚姻生活中,如何能赢得基本的尊重,得到基本的人生?
或许从小到大,就知道最能依靠的人必须是自己的。男人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依靠,但是你一定要有能力即使不依靠男人自己也能完全地把控生活,能力可以不用,但是你一定得有。记得我在大学的时候宿舍停水的时候那些有男友的女生都娇滴滴地让男友帮他们提水徒步送到8楼,我是谁也没指望一口气自己提水到了8楼——即使那时候有一个亲密的肯定也愿意帮我提水的男友。难道没有男友,你就不喝水不洗脸了?女人不断娇纵自己的结果,不过是把自己变成了一个废物而已。当还年轻的时候,废物若美,还可以被回收利用,若年老色衰,不再美的时候,又该如何?这世界上没有那么多别人应该为你付出的好事。
等我成年以后,周围的男性喜欢把我称呼为男人婆,或者是因为我有那种完全承袭来自我妈妈的飒爽的气质,这个世界这么残酷,你装柔弱可怜给谁看?我们可以外表柔弱娇媚吸引他人省点力气,但是我们的内心,一定得有那种顶天立地的男儿气势,因为这世界,男人本也不那么坚强,靠人不如靠己,有空有力的时候做大女人支持一下男人也岂不快哉?
我母亲那个年代肯定没有正能量这个词语,但是她表现出来的,在我的印象中,都是正能量。干活的时候像男人一样,不以自己是女人而撂下担子,男人能干的活摸索着咬牙切齿也做(比如犁田);豁达的时候像男人,不把那些恩恩怨怨的琐碎小事到处传说或者牢记,你能看到的经常是她的笑脸听到的只是她的笑声,仿佛生活一直尽善尽美,没有被背叛没有被凌辱;包容的时候更是体现这个国家的妇女所常具有大海一般的胸怀——过去已经过去,何必总是耿耿入怀让自己和别人难堪?
我不清楚这世界上喜欢自己的人的比例到底如何,但是我只知道我是如此地喜欢自己,喜欢自己的个性、感性以及最重要的理性,我喜欢我自己到了不太谦虚的地步。时常和人分析的时候谈起自己为何成为了现在这样的一个自己,今天的这一个我,在我需要温暖的童年时期,在我开始立志的少年时期,我的母亲,一直都是无比的鼓励我,肯定我,让我成为今天这个自信心爆棚的人,即使别人看起来不过如此,但是我认为:我行,我可以。
小时候我与其说懒惰,也或者是动作协调能力一般,我干农活或者家务活的速度很慢,质地也不高,远不如我的思想或者语言的效率。当时有同村妇女对我母亲炫耀自己的女儿说她多么多么能干会干多少家务活插秧割禾的速度如何你家的小丫头就是远远不及的啦,记得我母亲不卑不亢地回答说:在这个泥巴地里干一辈子的人才需要那么会干农活,我的女儿,学习成绩很好,将来是要飞出这块泥巴地的。我那时候知道,我那个连自己的名字也写不全的母亲,对于她的几岁的女儿,是抱着多大的志向和远见,让女儿在内心里开出一朵希望之花来:有天,我会离开这个贫瘠的小乡村,走出去看那广阔的花花世界。。。。好吧,我是我们那个湘北小村考上全国重点大学的第一个女生。
我时常想起这个的时候,对我的母亲是充满了难以言说的感恩,在我成长的路上,满满是她的信任鼓励和支持,作为一个目不识丁的农村妇女,她如何就有这样的远见含辛茹苦地将我们几个兄弟姐妹几乎全数送入了高等学府(高考制度执行前的未能)?而我们,虽然没有能飞黄腾达,但是总算都过得稳定而充足。母亲,她就是我们那个家的指路明灯,自从她去世以后,那个大家庭就散了,只是有时候,兄弟姐妹有大事的时候,我们才会重新找机会聚会在一起,那个时候,我们多么盼望,我们那慈祥又伟大的母亲还在,她看着子孙满堂会如何地欣慰!当年她弥留之际也曾牵挂小女儿将会遇到什么人会不会生育婚姻将来会如何,她没有机会等到能见到他们。即使活到今天,她也不过才70有几而已。母亲大人走得实在太早了一点,今日让儿女们是多么怀念,而她得癌症生病走得那么早的原因,无非是在外面把欢乐幸福留给了别人,而把抑郁和悲伤的病毒暗藏着留给了自己。。。
其实,我们从来没有分开过,只是我们,很长时间,不再联系。。。每每想到这句话,我又微笑,却又心酸。
这是一个怀念故人的小时节,故去的亲人,过去的老友,忧伤的空气中,飘着小雨,我想你。。。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