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网上买过一瓶黑墨水,用了没几次,就发现吸不出墨水来了。举起瓶子一看,啊?原来墨水的区域只有一拇指头那么粗的一筒内胆,直接插到瓶底,所以很快就没了。不禁内心感叹:现在的商家怎么这么无良!一瓶墨水,也要几十块钱,怎么可以这么干!告诉同事,同事说也许那个内胆是砚台型的,你只要再里面倒点热水,就把墨给化开,然后就继续有墨水了、于是我依计倒进去一些热水,果然水迅速渗透了下去,于是又有墨水了。同事批评我不看说明书,我想一瓶墨水还看什么说明书。但是好奇打开一看:同事说的也是错的,原来这是一款新吸水发明的内胆,当内胆墨水用完的时候,只需要把瓶子倒过来,瓶内的墨水自然会通过特殊装置渗透到内胆,于是内胆内便充满了墨水。
原来如此,一个小小的墨水瓶,竟然我、同事和商家对它的看法是如此不同,当没有最后的了解之时,我们将会造成怎么样的误解?
但是人常常都陷入在自己思维的误区里,只有合乎自己想法的才是想听的,不合乎的就认为是悖论,完全不屑一顾。人总是喜欢画地为圈,封闭自己,而不自知。如果有天知道,还一定不是别人想法设法敲开一个洞灌进去的,而一定是自己打开一个洞,让外面的信息流了进来。
因此,人和人之间真的极其需要沟通,我在今年的报告的最后一部分专门讲到了沟通,问了几个问题:到底是我们的性格让我们选择了现在的职业?还是我们的职业重新影响了我们的性格?为什么有些人行为处事的时候较真,有些人却随便?当不同个性的人在一起这样的矛盾是可以调和的吗?
那些让我们不喜欢的人,总是陷入在自己的圈子里自说自话,想的是自己的利益,表达的是自己的观点,只觉得振振有词理所当然。而其实,同为社会上的人,在同一个势场上,不存在谁比谁外在的气势盛就表示更接近于正确或者真理。而那些让我们喜欢的人,当然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性,那就是:善解人意。
不过总而言之,不同的人,如果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都需要了解伙伴或者对手一些,了解以后才能多少理解对方一些,然后才能真正地站在对方的立场上重新考量那个问题的处理方式,也就是所谓的将心比心,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为了统一目标而均舍弃一些东西,而达成某种程度上的协调。
这是我喜欢读关于星座的一个重要原因,星座用非科学或者统计学或者概率学的方式告诉我们某一类人可能具有某有一类的共性,让大家可以根据这个共性了解之,如果你心智成熟一点的话,也可以理解之,最后能做到较好的把控之。
换一种思维,我们自己不是一直是对的,我们自己的方式未必就是最好最合适的。子非鱼,焉知鱼之乐?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