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此境相似,此情有别

(2012-06-24 10:50:26)
标签:

江南水乡

古镇

乌镇

西塘

南浔

安昌

龙门

旅游

分类: 游山玩水

    去过周边的若干古镇,比较著名的有嘉善的西塘、桐乡的乌镇、湖州的南浔;还有相对比较不知名的有绍兴的安昌、富阳的龙门古镇等等。其实中国的这些水乡古镇大同小异,无外乎一条主河道,若干建筑依河而建。河道上若干桥梁,连接两边的居民,河道两边均有长廊,青石铺地或者青砖铺地,那些斑驳的墙面或者门面里,是一些老居民或者小商户。就表面上的这些来看,这些古镇大同小异,不同的地方只在于商业开发的程度略有不同。更多的不同,只能在于你的内心,不同的旅伴而带给你内心微妙的细节感受而已。

 

    去乌镇的几次均是冬天,微寒的风,幸好均是有温暖阳光的日子,内心平静带着一点微微的喜悦。白天漫步于青石小道上,在河边的餐馆吃上一顿爽口的本地风味的午餐,然后在阳光下闭上眼小憩一番。可以在染坊里感受青布阵摆下的古老气势,也可以在古镇的博物馆里看到该地的文人骚客留下的印迹。夜晚的时候寻找一处静吧,比如《似水年华》的主演黄磊开的酒吧,听听咖啡音乐,喝喝鸡尾酒消磨半个晚上。乌镇是完全商业化的小镇,白天的时候商家鼎沸,游人众多,但是一到晚上,便显得格外的安静,整个古镇,除了一些营业网点以外,都仿佛睡着了一样,那些竹篾灯笼或者青布做成的门帘,让人觉得有些清冷。乌镇相对较大,开发得很成熟,分为东栅和西栅两大区块,每个区块分区收门票,要细细品味最好都需要一天的。

 

    去西塘的时候却是初夏和初秋,气温很合适,正是一年中最好的季节。青石板上白天还是众多游人熙熙攘攘,那些游客的色彩斑斓的裙装让整个古镇绚烂起来。初看起来西塘和乌镇很相似,不过西塘接受了乌镇的开发经验,不似乌镇完全迁移了原始居民,而却仍然保留了较多的原居民,因此白天在那天炸炸油锅卖卖萝卜丝饼,晚上依然打开自己的煤炉给自家烧一顿晚饭。因此夜晚的西塘依然还是热闹的,喧哗的,尤其在酒吧一条街附近,音乐更是震天地响,门口有很多游客正在比较权衡进哪家酒吧,更多的人从这家酒吧流窜到哪家酒吧,或者在这样的夜晚,更容易多喝点酒发生一些浓情故事。有美女的侧影透过玻璃窗让外面的游人心驰神往,但有人说那并非真正的游客,可能只是钓鱼的饵。也有一些安静的酒吧,各地来往的人因为偶然的机缘而坐在一起,可以讨论中日文化的不同,也可以讨论日本动漫中品尝红酒的剧集。也可以在湖边放一盏莲花灯,让她寄托你的祝福飘向远处,你可以祝福让爱你的人和你爱的人均身体健康,也可以祝福让与你有关的所有男人和与你有关的所有女人万事顺意。你也可以选择坐在河边的凳子上,看着莲花灯带着摇曳的微光飘向远处而漫游你的心思,如果你不怕蚊子咬,你也可以选择在桥上看风景,或者被人看风景。在这里的夜晚,游客和原居民看起来都心情愉悦,这样欢乐的气氛下,有人愿意花钱有人乐意收钱,一切岂不快哉!西塘基本是T字型结构,两条相交叉的主河道,除了酒吧一条街的动区以外,其他区域环境相似。

 

    去南浔的时候是夏天的傍晚,整个小镇仿佛已经收市,除了我们几个,游客了无踪迹,卖臭豆腐的和卖酥饼的早已经收摊,很多小店只能看到一块大门板,一些小店的老板门正聚在外面的廊桥上打麻将,一副很惬意的生活情态。南浔与前2个古镇相比,最大的不同,是因为河道两边的行人道相对很宽,除了提供游人通行以外,还可以摆下一张4人方桌,可以吃饭可以喝茶,可以凭栏眺望河边风景,这一点想起来很不错,其他2个古镇只能在临河的室内就餐或者喝茶。我们也选择在这样的一个地方吃了一顿晚饭,游人极少,所以老板很殷勤,上菜的速度也极快,菜价相对比较合理,味道也比较清淡可口。整个古镇相对与乌镇和西塘来说较小,几乎只有一条主河道。所以很快就可以将这个古镇走一遍。晚上,零星的灯火闪耀起来,这个古镇,有一些安静而温暖的意境。

 

    至于安昌,因为是最冷的冬天去的,其实就建筑和河道来说与以上的古镇几乎没什么区别,可能与乌镇的东栅更为接近。只记得河道的两边的绳索上各家各户均挂满了腊肉和腊肠,尤其是腊肠,像风铃一样挂在绳子上,蔚为壮观。如果点菜,当然以各式腊味为主,如果很喜欢,你也可以买几串带回家。所以整个小镇洋溢着过年的腊味,很有生活化的气息,不会为了游客而改变自己传统的某些方式。尤其是镇口的大戏台上正在唱着咿咿呀呀的大戏,戏台下的一干老头老太张着嘴巴眯缝这笑眼看得饶有趣味,这让我想起了鲁迅笔下的《社戏》的某些场景,这个和鲁镇很接近的小镇,应该最带有他笔下的那种风味把,世俗而祥和。

 

    还有龙门古镇,也是孙权故里。去这个古镇的时候正在下暴雨,因为是台风季节去的,难免遇上暴雨。这个古镇和其他古镇不一样的地方是它没有临河而建,只是在镇中央有一个湖面,是该镇的龙眼所在地。因为大雨如注,几乎没有外地的游人,穿着凉鞋淌着水在小镇里穿行,因为是夏天,所以天气也并不冷,看到很多老太太正在家门口做羽毛球拍,日子过得充实而满足,看着外面有人走过也许会抬头看一下,其实即使站在她的身边,她手一直没停地干活。这里是陈逸飞的电影《理发师》的外景地,看到那部电影在某个大宅院里的一些宣传海报,才蓦地感觉这个古镇与现代社会的千丝万缕的关系。很多人家门洞开,屋子里不知道有人没人,你可以闲着坐在大门口的长条板凳下,看着从黑瓦屋檐下像珠帘一样落下来的雨线,听着雨打在芭蕉也上的吧嗒吧嗒的声音,这一切均让人觉得充满了意境。

 

    这些古镇,有些是与同事出差的时候顺便而去,有些是与朋友特意拜访,有些是与爱人同去,不同的季节,不同的人群,不同的气氛,不同的情境,让人生出对同类地区完全不同的感悟来,也许每次去均会有不同的情怀。所以,有道是,年年岁岁镇相似,但岁岁年年情不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