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某人把他的手提电脑弄得可以无线上网以后,自从他特别为我买了一张可以放在被子上的电脑桌以后,我好像天天晚上都在网上溜达,有时候东看西看,有时候看看电影。感觉非常爽呆呆,那种惬意,是那种极度懒散的惬意。N个晚上在全世界的各种场景中溜达,看看美景,偶尔也看看阿富汗的炮火纷飞,多半时候是衣裳光鲜的帅哥美丽,偶尔也有那些长相类似你和我之类的普通人。总而言之,看了很多电影,很多时候还是相当愉快的。
但是突然发现脑子感觉空了,有点那种想说什么而不能尽兴的感觉,我觉得我该看书了。昨晚下班的时候在路上细细地想了一下,觉得电视电影之类的东西,还是类似于快餐文化,有一些吃的时候满爽口,也能饱饱肚子,但是终于没有很多好回味的感觉。正如一个没有经过多少文化熏陶的人,看到一幅美景的时候,大抵也只会说:美啊,真美啊!但是能如何美?需要用更多的词汇来描述,甚至描述出那种丝丝入扣的感觉,没有内心的真正丰富的收获是很难表达得恰如其分的。
而我们的很多时候,不就在那里,凭自己所能希望能描述出最精准的感觉吗?虽然我有文字中写到应该正确做加法和减法,我也希望在人生物质需求和精神负担上面尽量学会做减法,但是只会做减法,也未必让人感觉太无趣了。我就认识这样的某某人,话简单到不能再简单,仿佛多说一个字就仿佛很累。听到的人常常要猜测那句简单的话到底是想表达什么意思,因为某些没有定语修饰的词汇实在叫人无所适从。我有时候想到某某人说:你做减法做的也过分了点,直接把自己划拨到无趣人之列。但是懒得说啦,与我何干?我哪里有能力改变别人。
丰富自己的思想和语言,无疑就是在做加法,会感觉这世界五彩斑斓起来。如果这世界全部只剩下了没有树枝树叶的枝干,那会显得人生多么没有乐趣。我发现在文字和语言以及图像中,最能让人记忆深刻的是文字,因为文字可以描绘出最详尽最细致最准确的一些东西,语言当然也可以,但是语言有更多的即时性,所以在精致方面周全方面肯定不如文字。最后当然是图像,图像也许蕴藏了很多丰富的东西,但因为它是静态的,而且包含的东西显得气势更为高深,就如同那些绘画艺术之类,它的语言是沉默的。它真正的内容还是需要文字和语言来进行大量的诠释最后才能非常动心。
那些能让人丰富,能让人感动,能让人觉得恰如其分的感受从哪里来?我觉得只能来主要自于书籍,它相当于源头。那些智慧的人会在书中指点迷津,会时常让人会心一笑。同学说今年要看完一全套的《资治通鉴》,我一听到这个伟大的目标就觉得好生佩服。我不知道我会看些什么书,但是无论看什么书,都好过整天在网上胡乱游荡的好。
今晚就开始看书,我想让那些大师们把我变得更为睿智,我只想更有效地把握我自己的生活。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