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我个人来说,我更希望黄晓明演电视剧,而且是现代电视剧。
电视剧和电影是很不同的,就表现形式来说,电视剧像一篇长篇小说,娓娓道来,内容丰富而回味悠久。有时候我比喻为情感中的婚姻,也许整体来讲故事情节进展缓慢、基调平淡,但是细节丰富,可让人回味的部分更多。所以一段好的漫长的婚姻过程,是可以让人在老的时候回味无穷的。
而电影,拍摄手法自然不同,电影主要截取某一个场景中的冲突场面来进行表现,它所表现的时代面相对电视剧来说是尖锐的、集中的并短暂的。它是高潮突然来到,又突然谢幕的那一种形式。同样用情感生活来做比较的话,电影更像是一场恋爱场景,爱得热烈,消逝得也很快。激荡人心的场景很闪耀,但是可供回味的剧情因为时间限制其实有限。
我之所以希望黄晓明多拍电视剧,就是因为出于私心的目的,他的眼神、他的微笑、他的表情、他的姿态等等都是可以让人想长期观望并回味的。有人从《新上海滩》中他抽烟中捏烟姿势的不同就能看出人物不同时期不同的成长状态。所以,观察他在剧情中的从头到尾的表现,就像看一副历史长卷,有美丽的变化的外相,又有丰富纷呈的内在展现。对于一个出色的演员来说,他有更丰富的表现机会,对于观众来说,有更长的善心悦目的时间。两者还不都是双赢?毕竟,电影再长,一个演员所表现的内容也只有2个小时,而电视剧,也许就能从小到大,从简单到复杂,表现出10几或者数十小时的长度。
可以说,演电影更有难度,更考验演员的演技,但是演电视剧,更能让观众经久回味。出于私心,我喜欢黄晓明多演电视剧。
再者说到电视剧的题材,黄晓明演的杨过或者韦小宝我觉得我可能没有多大的兴趣去看,因为一向不喜欢古装戏,虽然说某些方面的本性古今并没有多大差别,但是大环境下的故事情节对于现今没有多少启迪意义,因为我们不能忽视时代的原因对人的性格作为的影响能力,所以古代剧中的诸多内容在与现今差别很大的场景中表现不太具有参考意义,从而减少了很多震撼人心的力量。
我知道演员都很喜欢挑战与自己完全不同的角色,觉得那样有新意,也能展现自己的不同方面,从而向外界表达自己的演技能力。但是我有一个观点,一个人把某类特定的人演好了,演成了经典,那同样是伟大的。比如卓别林,他都演的是滑稽的小人物,不是同样流芳后世吗?而对于黄晓明来说,他的出众的外在条件,他的个人魅力,也许在现代戏中更能发挥得淋漓尽致。最成功的艺术角色往往是和自己的本性略为有点相似或者接近的角色,就更容易把握成功。我相信黄晓明下半年在香港拍的那部枪战片,可能就很值得让人期待,而即将上映的《鹿鼎记》我却觉得不太让人向往。
我们终究评价一个演员的成就,不是演员本身的个人魅力,而是他通过电影电视角色表现出来的艺术性的个人魅力。因此通过角色说话,才是最有前途的,也才是最能够深远流传的。
黄晓明,趁着30而立的美好年华,辉煌机会,努力多拍片,拍好片,勇敢努力向前冲!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