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21日,农历二初二,龙抬头,恰逢春分,白天与黑夜至此均长。
春分前夜,回看上周日西郊外的“春之初体验”,对于京城的春迟,春短,春乱又有了更新的体验。查看天气预报,5~20*C,风力4~5级,脑子里开始搜索对城里各个公园的记忆,最后停留在陶然亭公园的那些大柳树上。1997-1999,曾经在南三环的西罗园地区生活过,每次进城都会路过陶然亭公园,也进去溜达过好几回。
春分当日晨起,窗外阳光灿烂,碧空如洗。天色以这种今人难以矜持的架式出场,弄得满城人都在网络上齐喊:“不要姑父,不要辜负”。这样晴好暖和的周日,郊外各大景点的树上应该都挂满了人,城里公园里的人也自然不会少,听着窗外4~5级的大风盘算了一上午,最后还是决定我行我树,迎接陶然春风。

城南4.5环上的春日景色。

用完午饭后出发,9#-->7#-->4#,从陶然亭公园站钻出地面,在已有些陌生的陶然路上一路东行。道旁的槐树依然光秃,入夏以后,这里槐花飘香的景致应该十分迷人。

抵达陶然公园北门,习惯性的先从背包里掏出相机挂在脖子上,右手一掏右屁股兜儿,DUANG!左手再一掏上衣兜儿,DUANG!双手又麻利的向多袋裤的六个兜儿同时摸去,DUANG~DUANG~DUANG!
没带钱包?!翻遍所有衣裤和背包共计十四五个大小口袋,一分钱都没能找到,而进入公园需要“两元”。一着急,挤近卖票的窗口询问了一下那个胖姑娘,刷交通卡不行,走支付宝更不行,银行卡在钱包里,钱包在家里……
在北门外向公园里探望了一下,目光所及之处,并无太多引人惊喜的景致,有些犹豫。一路继续东行,向熟悉的东门走去,心里开始为自己找退路:实在没辙,就沿着南二环的护城河走上几公里,看看那里的风景。抵达东门外,透过人流向公园里探望了一下,公园里的景致让已经平静的心无法再淡定......

手握相机在东门外的暖阳下来回溜达,一个念头涌出:找个陌生人借两元,不行就要!
当然说到借,一开始我也是拒绝的。在北京生话了这么多年,除了银行还没向谁借过钱,不是不差钱儿,而是死要面子,
且木有手段。当然,能借到钱在这个时代是一种本事,能千儿八百万乃至上亿的借,就更牛X。
最后,决定选择要钱!这事儿九十年代在宣武门新华社的图片冲洗部取片结账时干过一次,同样是因为出门时忘记了带钱包。胶片时代冲洗照片,十几卷胶卷事前只按照每卷36张付了预付款,而为了节约当年玩相机的人都在想法让一卷拍出37-39张,虽然出门上车时多袋马甲里有几元零票,但不够补足了多冲印出的照片差价,也就更无钱返回西三环上的外语学院。于是,便有了先借钱的想法,最后变成了要钱。巧的是,也是两元。
既然已经失过身一次,且还没失手,再干一次也无妨。可是,那时我还只是个小青年,如今已然一副大叔的模样伫立在大街上,我该向谁要去呢?!
。。。。。。
最后,再一次得手,飞速进入公园,直扑诱惑我的那一处景致,借着头定的刺眼阳光,相机与手机并用,狠狠的咔嚓了一通后,才离开人群,环湖溜达,感受陶然春风。
























CAMELPICTORIAL @
2015.3.22
多云转晴,1-14°C,空指
37,北风3-4级
下一篇,《陶然春光》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