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又上川西⑨:贡嘎藏乡

(2012-07-24 15:21:40)
标签:

骑零漫游

2012

新都桥

甲根坝

雅哈垭口

玉龙西

泉华滩

贡嘎雪山

分类: 〖东西南北〗

又上川西⑨:贡嘎藏乡

 

 

7月12日,

车队按计划由海拔3350米左右的新都桥出发,

南下经甲根坝翻越雅哈垭口,观赏钙华滩和钙化瀑布,然后进入贡嘎山乡,入住玉龙西村。

次日登子梅垭口近看贡嘎雪山和游览泉华滩,

然后折返康定县城。

 

 


又上川西⑨:贡嘎藏乡
12日6点,新都桥在细雨中醒来,窗外的川藏公路上,一列列骑行进藏的自行车队已经上路。

 

 

 

 

由于今日到达入住的玉龙西藏家乐需要自己带菜进入,

集体早餐后,部分团友去到新都桥市场买菜消磨了些时间,

10点,车队才开始出发,途径的甲根坝,

一直在雨中。

 


又上川西⑨:贡嘎藏乡

又上川西⑨:贡嘎藏乡

又上川西⑨:贡嘎藏乡

又上川西⑨:贡嘎藏乡

又上川西⑨:贡嘎藏乡

又上川西⑨:贡嘎藏乡

又上川西⑨:贡嘎藏乡

又上川西⑨:贡嘎藏乡

 

 

 

从甲根坝分道向东南方行进,道路泥泞难行,

一路爬升翻越雅哈垭口,车辆也开始出现高原反应,有些吃力,

路过钙华滩和钙华滩瀑布。


又上川西⑨:贡嘎藏乡

又上川西⑨:贡嘎藏乡

又上川西⑨:贡嘎藏乡

又上川西⑨:贡嘎藏乡

又上川西⑨:贡嘎藏乡

雅哈垭口,车载高度仪显示海拔高度4508米,已是这次行程里车辆达到的最高海拔。


又上川西⑨:贡嘎藏乡

又上川西⑨:贡嘎藏乡

 

可惜遭遇雨雾天气,晴日里,这是一处观看贡嘎雪山的高地。

越过有些危险的雅哈垭口,便进入了贡嘎山乡,

此后的道路都在一片变较为平坦的

高原地带上。


又上川西⑨:贡嘎藏乡

又上川西⑨:贡嘎藏乡

又上川西⑨:贡嘎藏乡

又上川西⑨:贡嘎藏乡

又上川西⑨:贡嘎藏乡

又上川西⑨:贡嘎藏乡

又上川西⑨:贡嘎藏乡

又上川西⑨:贡嘎藏乡

又上川西⑨:贡嘎藏乡

又上川西⑨:贡嘎藏乡

又上川西⑨:贡嘎藏乡

又上川西⑨:贡嘎藏乡

又上川西⑨:贡嘎藏乡

 

第一日的天色大都阴郁,间有蓝天和阳光露出。

团队入住玉龙西村的泽西家客栈。


又上川西⑨:贡嘎藏乡

又上川西⑨:贡嘎藏乡

又上川西⑨:贡嘎藏乡

又上川西⑨:贡嘎藏乡

又上川西⑨:贡嘎藏乡

又上川西⑨:贡嘎藏乡

又上川西⑨:贡嘎藏乡

客栈的照片墙上显示来到这里的摄影者不少,主人十分殷勤,屋里的陈设显示已算小康之家。


又上川西⑨:贡嘎藏乡

就在泽西家一旁的泉华滩钙化景区。


又上川西⑨:贡嘎藏乡

硬派越野车挑战一下。

一路海拔由4000米往上攀升,炙热的高原阳光烘烤下,

比较吃力。


又上川西⑨:贡嘎藏乡

又上川西⑨:贡嘎藏乡

又上川西⑨:贡嘎藏乡

 又上川西⑨:贡嘎藏乡


又上川西⑨:贡嘎藏乡

由下而上有三个天然的蓄水平台,称为一滩二滩三滩,

看网上旅游者把这里的情状如黄龙九寨类比,你不必相信。

站在这里摆弄相机很久,才把这二处不大的水洼

拍得有点儿像黄龙九寨的影子。


又上川西⑨:贡嘎藏乡

二滩三滩,

需要徒步攀登,

70后为主的团队,作风比较硬派。

事出有因,没有跟上团队继续向上登顶,没料想错过了一览贡嘎雪山群峰的机会,

成为此行的一个疏忽和遗憾。


又上川西⑨:贡嘎藏乡

靠溪水驱动的转经筒遍布藏乡。


又上川西⑨:贡嘎藏乡

正午的高原日照强烈。

 

 

 


又上川西⑨:贡嘎藏乡

13日的午后,一干人在泽西家用完午餐,绕行西线回返新都桥再翻越折多山进入康定。


又上川西⑨:贡嘎藏乡

又上川西⑨:贡嘎藏乡

又上川西⑨:贡嘎藏乡

又上川西⑨:贡嘎藏乡

又上川西⑨:贡嘎藏乡
经过几处施工路段的等待,耗时不多,遭遇这样的牛阵,却无可奈何。


又上川西⑨:贡嘎藏乡
晴日里阳光斜照下的甲根坝,光影的确诱人,可惜没有时间停留。


又上川西⑨:贡嘎藏乡
翻越折多山,便是康定县城,没有想到欲速则不达,车队头车遭遇一次小事故。


又上川西⑨:贡嘎藏乡
车过折多山垭口,已近晚上8点,雾气弥漫,没有停留,摸黑进入康定城。

 

 

 

CAMELPICTORIAL @ 2012.7.12-13

 下篇《贡嘎醒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