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奥运会工程普通劳动者五一国际劳动节杂谈 |
分类: 〖国家地里〗 |
2007年12月27日,在舞阳钢铁厂的熔炉前,我停留了十分钟。
巨大的噪音、高炉煤气和粉尘弥漫在空气里。
就是这些普通劳动者,为鸟巢的特殊钢结构用材的生产,守在生产线的第一岗。
休息室里,工人们看见我举起相机,都念叨着“太丑了太丑了”,
赶紧躲避。
2007年8月23日,庞大的T3航站楼里,阳光直射下的工地酷热难当。
民工们用自行车代步,来回穿梭于工地。
2008年1月22日,国家会议中心工地。
这是两个来自辽宁西平坡满族乡的民工兄弟,看见我举起手里的相机,忙说:
“大兄弟,能给照张像不?”。我肯定地回答:“没问题”。
他俩还是小心翼翼地问到:“真的?要不我们给俩钱,给我们留个念”。
得到我再次肯定的答复,年纪稍大者用冻得很难出油的圆珠笔,
在自己的工地出入证上歪歪斜斜地写下通讯地址,满怀信任地递给我。
当天,他们离开工地返乡。
2008年1月22日,国家会议中心的工棚外,白天最高气温零下5度。
工地转游一小时,身穿羽绒服的我,手握相机已经很困难。
路过工棚,穿着棉服的民工们端起热气腾腾的午饭,手也不住发抖。
数码相机也在拍下这张照片后,短时间“休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