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马岩松之炫

(2008-02-05 14:54:27)
标签:

马岩松之炫

名人访谈

分类: 〖国家地里〗

   “中国的建筑设计师,最大的遗憾和无奈是无法按照自己的想法去设计完成一栋真正属于自己的建筑”,这是一年来在高速发展的中国建筑业里接触到的国家体制中的设计院内、社会独立运转的设计工作室里的人士一致的感叹。

    马岩松--2007我的镜头接触到的时下建筑业内最年轻的显赫人物,是这个时代的幸运儿,也是2007国内时尚媒体追逐的炫目明星。

 
马岩松之炫
步入他那间意为“疯狂”的MAD工作室,满眼全是年轻的年轻设计师和来自各国的留学生以及随意陈列的新奇作品。
马岩松之炫 

时尚媒体这么描述他:乐于挑战自己,喜欢颠覆常规。他更乐于以这种姿态面对媒体的追逐。

 

马岩松之炫

出自他手的“浮游之岛”与其说是超越常规的建筑,不如说是一首震炫的狂想曲。

 

马岩松之炫“朴拙取代繁复,自由取代规格”.中标加拿大的“梦露大厦”,让他进一步赢得业内人士的肯定和赞赏,这也是中国建筑师首次通过国际公开竞赛赢得设计权。

 

马岩松之炫

新世纪回归人文,建一个新陈代谢的有机城市才是他最大的梦想。这幅关于北京古都小巷的改建设计作品令我印象深刻。(作品名未知,笔者妄自臆想杜撰而成)

 

马岩松之炫    最后,我的镜头把他定格为这种难得显露的平和姿态,以便面对受众。他的好友,同为海外归来的年轻设计师梁井宇见报后给我戏称:“这是他见到的最有文化的马岩松形象”.

 

    细想起来,启用这种平实的摄影手法来表现新锐时尚人物的动作,多少有点逼他“从良”的意味。众多的媒体把他描述为“疯狂的”,“野心勃勃的”。于我看来,"梦露大厦"的成功,从形式到内涵呈现出的“温习人文的原色,超越形式主义,走出美学限制”才是对他的最好褒奖。

 

    马岩松之炫,该是如此!

 

 

马岩松简历:
◇1975年出生于北京
◇毕业于美国耶鲁大学(Yale University),获建筑学硕士和Samuel J. Fogelson优秀设计毕业生奖
◇曾经在伦敦的扎哈.哈迪德事务所和纽约埃森曼事务所工作
◇2004年回国成立北京MAD建筑事务所并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
◇曾获得2006年度纽约建筑联盟青年建筑师奖和2001年美国建筑师学会(AIA)建筑研究奖金

马岩松和他的团队的主要代表作品:
◇“浮游之岛”——重建纽约世界贸易中心方案,作品被中国国家美术馆馆藏
◇“梦露大厦”—— 加拿大多伦多ABSOLUTE超高层国际竞赛中中标的设计(2009年建成)
◇中钢国际广场——天津滨海新区320米高的中钢集团大楼(2012年建成)
◇广州生物岛太阳系广场国际竞赛一等奖中标作品(2008年建成

 
马岩松精彩语录

    ●一个城市想树立信心这是好事,但是简单利用高度是特别愚蠢的事,你还没干,另一个城市可能会盖一个比你更高的,信心马上就会没有了。
    ●如果我当市长,第一件事就是把标准废了。
    ●荷兰,在旧的高层建筑里养猪,人家发展新农村,不是把农村变成城市,而是农村保留农村的样,农村的事可以在城市中去做。
    ●当我中标后,我第一感觉是别人自由了,大家突然发现原来这个坏小子做的东西还不错,所以就开始怀疑标准。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干和标准不一样的事了。
    ●人家都不给我练,我就当是锻炼,选不选我不关我的事,不选我反而挺高兴的。因为革命还需努力。但其实我也不想拿到太多项目,你干的多,错也许会更多,我不想城市又增添一个建筑垃圾。
    ●技术,永远是配角;人,才是主角。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寒冬也很美
后一篇:2008.2.6空城记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