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市场研究用户抱怨调研定量定性电子客票支付宝 |
分类: 行业简评 |
引子:调研工作就是去倾听用户的声音!
最近内部的调研需求越来越多,各个运营团队都觉得自己需要去做“调研”了解用户!“他真正在想些什么呢?”
“他为什么就是不来购买呢?”
“他需要不需要这个……啊?!他们还要什么功能啊?”
……
每每遇到这样的需求我总是得追问几点:
“我们想清楚了吗?不来买的用户到底是哪些人?”
“用户提出的全部需求,都是合理的吗?那我们面对这么多需求,怎么取舍呢?”
……
最近遇到一个项目“为什么会员不到电子客票平台购买机票呢”,研究过程中发现,其中很多原因都已经体现在用户的“抱怨”声中了!
但“用户们”到底在抱怨些什么?这又是个非常有意思的事!
对某个事物的评价,人首先自己都是会有一个评判结果的。当我们看到用户说到XXX不好,刚刚好与我们心中所想到的不谋而合时;我们心里就会暗示自己:“看吧,我说了就是这个问题”、“像我想的一样,就是这个问题”。
此时人的思维是有意识地将这点内容进行了放大,也就是说加入了自己的认同感在里面,为自认为的这个原因增加了砝码。
这样所产生的评判结果一定会被我们自我放大,我们会告诉自己问题就在这里。
可是,“用户们”的抱怨真的是这些吗?
电子客票的项目就是个非常典型的例子!
项目起初在与需求部门沟通时,他们一谈到想要了解用户这个原因时,就说道:“我们已经收集到了许多用户的意见,比如只能支付宝付款不好啊……;我们也在想是不是还有其他意见,我们是不是可以通过调研问一问!”
我们的运营同事在分析原因时,首先想到的就是支付宝付款方式使用户感到不满。多次提到,今后可能会增加一些其他的付款方式。
当我们去仔细分析用户在论坛专区反馈的声音时,整整20页,3百多条意见中,真正提到支付宝付款不放心、不方便的仅仅有7~8条!
这是多么大的差别啊!
我在想我们应该怎样去正确理解、正确对待“用户们”的抱怨呢?
首先,“用户们”都有哪些意见、抱怨呢?按不同主题分个类,比如说:功能方面的、服务方面的等。每一条具体的意见,有几个用户都有这个意见、想法呢?(呵呵,相当于进行定量研究;把这些问题的严重程度进行量化。)
其次,“用户们”是一个大群体,他们又可以按不同的属性分成不同的小群体。哪一个小群体是我最关注的呢?哪个小群体是我最想抓住的重点呢?
三、找到我最想抓住的那个群体,看他们最多的抱怨是什么?想办法,着手解决!
找准了人,再想办法去解决;这样才能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