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听蒙曼老师解读诗词】李白《行路难》

(2018-11-30 18:00:27)
标签:

古典诗文

鉴赏

杂谈

分类: 历史文化
【听蒙曼老师解读诗词】李白《行路难》

    【听蒙曼老师解读诗词】李白《行路难》

    行路难三首

    其一
    金樽清酒斗十千[1],玉盘珍羞直万钱[2]。
  停杯投箸不能食[3],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4]。
  行路难!行路难!多岐路,今安在[5]?
  长风破浪会有时[6],直挂云帆济沧海[7]

    其二
    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
  羞逐长安社中儿,赤鸡白狗赌梨栗[8]。
  弹剑作歌奏苦声[9],曳裾王门不称情。
  淮阴市井笑韩信,汉朝公卿忌贾生[10]。
  君不见昔时燕家重郭隗,拥篲折节无嫌猜[11]。
  剧辛乐毅感恩分,输肝剖胆效英才。
  昭王白骨萦蔓草,谁人更扫黄金台?
  行路难,归去来[12]!

    其三
    有耳莫洗颍川水,有口莫食首阳蕨[13]。
  含光混世贵无名[14],何用孤高比云月[15]?
  吾观自古贤达人,功成不退皆殒身。
  子胥既弃吴江上[16],屈原终投湘水滨。
  陆机雄才岂自保[17]?李斯税驾苦不早[18]。
  华亭鹤唳讵可闻?上蔡苍鹰何足道[19]?
  君不见吴中张翰称达生,秋风忽忆江东行[20]。
  且乐生前一杯酒,何须身后千载名? 

    【注释】

    [1]樽(zūn):古代盛酒的器具,以金为饰。清酒:清醇的美酒。斗十千:一斗值十千钱(即万钱),形容酒美价高。
    [2]珍羞:珍贵的菜肴。羞,同“馐”,美味的食物。直:通“值”,价值。
    [3]箸(zhù):筷子。
    [4]“闲来”二句:表示诗人自己对从政仍有所期待。这两句暗用典故:姜太公吕尚曾在渭水的磻溪上钓鱼,得遇周文王,助周灭商;伊尹曾梦见自己乘船从日月旁边经过,后被商汤聘请,助商灭夏。碧,一作“坐”。
    [5]“多岐路”二句:岔道这么多,如今身在何处?岐,一作“歧”。安,哪里。
    [6]长风破浪:比喻实现政治理想。据《宋书·宗悫传》载:宗悫少年时,叔父宗炳问他的志向,他说:“愿乘长风破万里浪。”
    [7]云帆:高高的船帆。船在海里航行,因天水相连,船帆好像出没在云雾之中。
    [8]社:古二十五家为一社。白狗:一作“白雉”。
    [9]弹剑:战国时齐公子孟尝君门下食客冯谖曾屡次弹剑作歌怨己不如意。
    [10]贾生:汉初洛阳贾谊,曾上书汉文帝,劝其改制兴礼,受时大臣反对。
    [11]拥篲:燕昭王亲自扫路,恐灰尘飞扬,用衣袖挡帚以礼迎贤士邹衍。折节:一作“折腰”。
    [12]归去来:指隐居。语出东晋陶渊明《归去来辞》。
    [13]“有口”句:反用伯夷、叔齐典故。《史记·伯夷列传》:“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遂饿死于首阳山。”《索引》:“薇,蕨也。”按薇、蕨本二草,前人误以为一。
    [14]“含光”句:言不露锋芒,随世俯仰之意。贵无名,以无名为贵。
    [15]云月:一作“明月”。
    [16]子胥:伍子胥,春秋末期吴国大夫。《吴越春秋》卷五《夫差内传》:“吴王闻子胥之怨恨也,乃使人赐属镂之剑,子胥……遂伏剑而死。吴王乃取子胥尸,盛以鸱夷之器,投之于江中。”又见《国语·吴语》。
    [17]陆机:西晋文学家。《晋书·陆机传》载:陆机因宦人诬陷而被杀害于军中,临终叹曰:“华亭鹤唳,岂可复闻乎?”
    [18]李斯:秦国统一六国的大功臣,任秦朝丞相,后被杀。《史记·李斯列传》载:李斯喟然叹曰:“……斯乃上蔡布衣……今人臣之位,无居臣上者,可谓富贵极矣。物极则衰,吾未知所税驾?”《索引》:“税驾,犹解驾,言休息也。”
    [19]“华亭”二句:用李斯典故。《史记·李斯列传》:“二世二年七月,具斯五刑,论腰斩咸阳市。斯出狱,与其中子俱执,顾谓其中子曰:‘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太平御览》卷九二六:《史记》曰:“李斯临刑,思牵黄犬、臂苍鹰,出上蔡门,不可得矣。”
    [20]“秋风”句:用张翰典故。《晋书·张翰传》:“张翰,字季鹰,吴郡吴人也。……为大司马东曹掾。……因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脍,曰:‘人生贵得适志,何能羁官数千里,以要名爵乎?’遂命驾而归。……或谓之曰:‘卿乃纵适一时,独不为身后名邪?’答曰:‘使我有身后名,不如即时一杯酒。’时人贵其旷达。” 

    【赏析】

    心怀社稷、豪情满怀的李白虽曾供奉翰林,但两年之后,终究还是抵不过现实的残酷和险恶,被迫离开了长安。这对他来说,不仅仅是要离开长安这个都城,更要与他的理想、抱负、愿望一一告别。当时是怎样的情景呢?且看李白《行路难》。

    李白出生于何年何处?
    武则天时代,碎叶城

    李白是盛唐最伟大的诗人之一,应该说是中国乃至世界诗坛最为辉煌的一座雕像,李白生在哪里,一直众说纷纭,就现在传统的说法、大家能够认同的说法,李白诞生在碎叶城。碎叶城现在是吉尔吉斯斯坦境内的一座城市,这个地方在唐朝的时候是属于中国的范畴之内,是安西四镇之一。后来李白跟随自己的家人,从西域迁移到了蜀地,就是现在的四川江油。我们今天去江油还能看到很多有关李白的古迹。研究李白、读李白,一定要了解李白所处的时代。关于李白生活的时代环境,他出生的时候是武后长安元年,即武则天的时代。而他的青壮年时代是在唐朝的开元天宝年间,也就是说李白的青春跟唐朝的青春是相一致的,甚至可以说李白的青春和整个封建社会的青春是相一致的。

    这首诗诞生的背景是怎样的?
昔日朋友们宴请他、送别他

    那么,关于这首诗诞生的一个背景,依据大家都比较能接受的说法,这个基本的背景是这样的:李白在天宝元年时得到了皇帝的诏书,宣他入京任职于翰林供奉,即皇帝身边一个文学侍从的一个身份。所以李白听了以后、李白接到诏书以后,他是非常高兴的。李白从内心深处并没有把自己界定为一位诗人,他很想成为一个卓越的政治家。所以当李白接到这样的一份诏书的时候,他已经42岁了。42岁对于唐代的李白,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讲都不是一个很小的年龄了,因而李白当时即欣喜若狂,他高歌道:“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可是让李白想不到的是,事隔两年——只有两年,李白就被唐玄宗赐金放还。所谓赐金放还,就相当于唐玄宗说,李先生,朝廷太约束你了,不自由,我现在给你一些钱,让你回到你原来来的地方吧,那里才有你快乐自由的生活,那里才属于你。所以其实我们可以看到,这是非常婉转地拒绝了李白。

    所以李白临行的时候,昔日的朋友们就为他准备了豪华的宴席来宴请他、来送别他。《行路难》这首诗就是李白在这样的宴席之间,怀着抑郁、沉痛而又昂然、亢奋、决绝、强烈的内心愿望写下的一首著名诗篇。

    这是一桌怎样的宴席?
荒凉的盛宴

    而这个诗的第一个章节、第一个层次,我们不妨把它概括成荒凉的盛宴。我们先说盛宴,宴会是太盛大了:“金樽”,金色的酒杯,“清酒”,清冽的美酒,“斗十千”,美酒名贵,价值不菲,一斗就值万钱,这是朋友为李白精心安排的。“玉盘”,多么光亮如玉的盘子,上面乘满了珍馐美味,珍馐美味也是价值不菲。

    面对朋友的盛情,面对这样的一桌盛宴,李白说:“停杯投箸不能食”,他停下了酒杯,无法饮下这美酒,他把筷子扔了出去,心情抑郁到没法吃眼前的盛宴,即到了“不能食”的程度,我们完全可以由此想到一个人内心深处的苦闷和压抑。李白拔出了自己的宝剑,剑在古代不仅是武器,也不仅仅是一个装饰,剑对于李白而言,更是他的心志、愿望、理想的象征,李白拔剑而视其实是再一次地端详自己的理想、志愿还有他心中的强烈的愿望。当然,拔出剑在手,可是难以改变沉重的现实。于是李白决定突破,他从东西南北四面八方突破,所以叫“四顾”。李白想改变、李白想挽救、李白想寻找新的突破点和新的发展点。但是,“拔剑四顾”的结果是“心茫然”。心茫然不仅让李白内心憔悴、枯落,其实让我们所有的读者也受到了深深的震撼。

    所以他说“欲渡黄河冰塞川”,“欲渡黄河”表明他要行路;“将登太行”也表明他要行路,可是眼前的事实却是“冰塞川”,寒冰充塞了整个河床,如何启航?无论你有多大的船,都无法启航了,只能停息在那里。“将登太行雪满山”,满山冰雪、一片皑皑,冰雪封山,如何举步?对李白来说,这是多么大的沉痛,挪不了步、无法迈前、失去了方向,这对李白带来的震痛、带来的伤痛、带来的那种伤害太巨大了。

    当时李白想到了谁?
    姜太公、伊尹

    但我觉得最让人感动鼓舞的地方,是看李白如何在艰难险阻中奋力地启航与勇猛地出发,这样一种感情的力量、性格的力量不止一次深深地打动过我。李白说:“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因为他有一颗突破的心,他有一颗不甘屈服的心,他有一颗求索的心,他有一颗发展的心,所以在苦难之中,他自然而然地找到了自己的方向和安慰。第一个人是姜太公——姜子牙。姜子牙已经八十多岁时,一生无为,没有办法便只好到渭水边去垂钓,但就在这个时候文王发现了他,重用姜子牙,使姜子牙成为了一代名将。而李白想到的第二个人物则是伊尹,伊尹是商代的名将,他曾经辅佐商汤五十余年,但是伊尹的仕进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在他仕进之前,他曾经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乘舟划动到日月之边,当然日月不是我们现在所说的普通的日月,是帝王的象征和代表。

    面对沉重事实,李白有何反应?
不轻易认输,自信地展望

    但是,现实毕竟是残酷的。变相地被撵出长安,长安和自己现在已经隔离了,这已经是不容改变的事实,所以念及这沉重的事实,李白不禁感慨道:“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在这样的迷雾重重中、凄茫中、混沌中,会不会把一个人完全掩杀了呢,让他就此沉沦,再无理想?浩瀚的李白、独特的李白、内心深处能够诞生力量的李白,没有止于此,特别是在朋友面前,他是不会轻易认输的,所以在这艰难险阻中,在这种迷茫中,在这种巨大的压力面前,在重重的阻碍面前,李白自信地进行了展望,他慨然高歌:“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我们看到如果把李白比喻成一条巨船的话,在沉重、迷茫、苦闷、压抑之中,这艘巨轮再一次辉煌而昂然地启航了。他说伴长风破巨浪,他一定会航行在无比壮阔的沧海之中的,而且一定会实现理想,到达彼岸。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