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上海阿旺
上海阿旺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116
  • 关注人气:19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志愿者近探世博园印象

(2010-03-01 15:38:27)

 http://s4/middle/4d9aef96h80b8491c33a3&690&690           近观中国馆庄严美丽的中国红,据说不同高度用六种不同的红色

 离中国上海世博会开幕只有六十多天了,我作为世博会的园区志愿者候选人,每天都在关心着它的变化。但是由于最后一次面对面培训刚轮到长期管理岗位,我们一般岗位的培训何时开始尚无通知,所以只能通过公共媒体远距离地获取一些零星消息。前些日子经过卢浦大桥远眺了世博园区,我深为在这块上海人非常熟悉的热土上发生的巨大变化而惊叹和激动,当时就萌生了探访这片我即将为之服务园区的强烈冲动。

 我很清楚世博园区内的安全保卫工作是非常严格细致的,要想进入园区,靠混是绝无可能而且毫无意义的。经多方打听了解,即使是按计划对关键时间节点进行跟踪报道的记者们,也只有得到组织方的通知后才能办证进入采访,参观游览的一律不接待。心是凉了半截,但脑子一直在转,只要有一线希望,总要找出个办法来,总应该能找个办法出来!

 真是皇天不负有心人,机会终于来到面前,我得到了为世博建设者送行的机会、拿到了车辆通行证!那天下午,尽管笼罩申城的薄雾还未散尽而多少影响了观景效果,但是我还是揣着激动的心,在众多游人羡慕的目光下载着建设者带上妻子缓缓驶进了世博园区,与向往多日正轰轰烈烈在冲刺的、全世界注目之焦点有了零距离接触。

 虽然是走马观花,但仍感慨万千,我作为提前到达的普通参观者,谈谈对世博园工地的粗浅印象:

一、世博园真是太大了

 我们去的是浦东园区,开着车在新筑的开阔道路上行进了近2个小时,但还有没能到达的地方,你看园区大不大?后来想想也是,如果按预估的每天三十万以上参观人流,园区小了人往哪儿站啊!我就在想,开园后观展的游客们,如果没有充分的思想准备,没有预先设计好的合理参观路线,不穿上轻便的旅游鞋,肯定够呛。

 所以我要在适当的时机向世博会组织者建议,最好能向游人提供多品种单日、多日参观线路设计和园内免费公交路线图,不能让从世界各地来千里(万里)迢迢赶来的参观者宝贵的时间浪费在茫然无序的游荡中。

http://s4/middle/4d9aef96h80b84a0f9123&690&690         世博园之大,看看这种空无一人的工地场景就能体会得到

二、展馆真是太多了

 人们往往用星罗棋布来形容建筑群,但我觉得这个形容词根本无法概括世博会参展的各式展馆分布状况。这次,我们没有进入任何建筑内部参观,又在即使闭着眼开车都撞不到人的道路上驰骋寻找,但仍拉下了不少知名展馆没找着。我站在未来参观者的角度寻思:若按每天能参观三至四个馆的极限算,那么一个游客要想看到大部分展馆并进入作大致浏览,那也非得连续参观一个月不行吧!不知我担心得有没有道理,但我这次初探的经验大概可给未来参观者们提个醒:进园前真得好好做功课,把各展馆进馆登记预约的信息搞准了,把不同展馆允许接待人数极限及实际日平均参观人数的情报摸透了,才能做到进园前就目标明确直奔目的地,进园后少排队少等候。

 我还得向组织方提议,最好能把当日各展馆人流量等动态信息及时在媒体和网络上公布,使参观者心中有数,参观时有的放矢。

http://s13/middle/4d9aef96h80b848ee568c&690&690           大墙里的英国馆,风格独特,晚上是绝对耀眼的

http://s15/middle/4d9aef96h80b848feb84e&690&690         非洲联合馆是最大的单体建筑,馆外堆满装饰材料

http://s8/middle/4d9aef96h80b849962ea7&690&690            加拿大馆很有“腔调”,但是不知道里面情况如何

http://s13/middle/4d9aef96h80b84a01140c&690&690           世博中心已经基本竣工,毕竟是自己的永久性建筑

http://s3/middle/4d9aef96h80b84ac88402&690&690                   日本馆应该说赶得上进度的

http://s9/middle/4d9aef96h80b848ef02b8&690&690         阿联酋馆的建筑风格相当别致,可惜在车上没拍到其真面目

三、安保抓得真严

 车辆进门前,我就在右挡风玻璃前毕恭毕敬地放好通行证,胸前挂上了相关证件,但园内三步一岗五步一哨的架势、好多开阔区域内成建制在集训操练的民警和协警、每个路口岗亭内保安警惕的目光、时不时拦住车辆进行盘查登记才放行的区域管理措施、不一会儿就能擦肩而过的公安巡逻车闪烁的灯光及骑车巡视的警队,仍给我大大的意外,保安管理真的严!

 进园前,园区建设者就善意劝告我在园区内不要轻易停车,更不要随意下车拍照,我心里是不以为然的,但进去以后就知道他的善意有根有据。看来刚召开的世博会安保工作会议精神确实扎扎实实落到了实处,已使这必须万无一失的关键任务进入了实战阶段。

http://s13/middle/4d9aef96h80b849e39cfc&690&690         中国馆后面本来可以找到好角度的,但是不好意思下车呀

http://s9/middle/4d9aef96h80b84ab8ddb8&690&690       我的车在演艺中心停了一会儿,周围的岗亭里就有人往我这边走


四、时间真的太紧了

 倒计时只剩六十来天,去掉试运营及整改的日子,实际时间只剩四十多天了,但是很多的场馆还被脚手架严严实实的包裹着连外观都看不见;大片用作绿化的土地仍裸露着黄土;大量外国自建馆外的围墙还牢牢的圈着地;据说不少外国馆的布展装饰“即将”了一段时间仍有待开始。

 凡是由我们国家建设的项目,我觉得不用太担心,包括由我国帮助建造的那些馆。但我想外国自建馆就不一定能由世博局控制得了进度了,最典型的就是姗姗来迟的美国馆了,因为我没有找到它,不知道它的现状,希望它能如期展出。

 以前我参与组织过大型展览会,深知展前的冲刺、拼搏是必然会发生的,但目前时间那么紧、工作量那么大、受控程度那么低,真觉得手心里捏着一把大汗啊。我希望有奇迹,我相信有奇迹,中国式“一盘棋”“大协作”的优越性往往就在这种关键时刻显现其伟大的力量,让我们期待着使外国人大跌眼镜的奇迹展现在世人面前吧!

http://s2/middle/4d9aef96h80b84af50ad1&690&690                 到处都是这样的工人加紧干活的场面

 

http://s2/middle/4d9aef96h80b8491b6641&690&690              荷兰馆外面还蛮乱,我看着有点担心

http://s7/middle/4d9aef96h80b849b56b16&690&690              忙碌的工人干的好像不是收尾的活儿

http://s14/middle/4d9aef96h80b84a4d3dbd&690&690                 尼泊尔馆的钢结构还刚刚在吊装

http://s15/middle/4d9aef96h80b84af466ce&690&690      韩国馆外面的脚手架没有要拆的感觉,里面似乎还未开始布置

五、我在建设大军中,真太扎眼了

 上文说到我在园区内基本不下车拍摄,除了我应该配合园区安保规矩外,其实最主要的原因是拿着照相机穿着西服的我,在工地上实在不入流太另类,我都觉得在热火朝天的工地上,在各个项目中忙忙碌碌神情专注的建设者身边,自己是个多余的人。

 唯一一次下车时间较长、爬上空旷无比的世博轴拍摄时,在薄膜遮阳棚上装配作业的工人们用惊异的目光看了我几眼,我当时就感到是不是影响了他们的工作。在园区内,不管是建筑工人、装修工人、绿化工人、安保人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岗位,一个个都在尽心尽责地履行自己的责任努力完成着各自的任务,没有一个闲逛游荡的人。所以后来我已经没有“勇气”下车拍照了。

http://s14/middle/4d9aef96h80b84b145ddd&690&690      从世博轴中部看中国馆,宽阔的空中大道上只有几个在扫尾的工人

http://s16/middle/4d9aef96h80b84ad6a70f&690&690          沙特阿拉伯的“沙漠之舟”,工人们正在进行外墙装饰

    日前,俞正声书记在市委全会上要求办博工作“不退缩、不懈怠、不言败”,并提出六个“确保”的要求,因为目标是把世博会办成一届“成功、精彩、难忘”的盛会。我们都在期盼,我们都会参与,我们都要努力当好东道主。

 我从建设者身上看到了世博会能成功举办的前提和力量,这是我这次近距离粗探世博园获得的最深刻印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