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次汶川大地震中,有不少正在上课的娃娃都被措手不及的灾难永远地掩埋在了废墟下,然而,离北川县城15里路的邓家海元村山中的一所全国百强希望小学——北汉希望小学,却在这次颠覆性的地震中顽强地存活了下来,不仅教学楼丝毫没有垮塌,而且正在该校上课的483名小学生以及教职员工都奇迹般地全部安全撤离。被网友们称为“史上最牛希望小学”!

照片是资料图片,暂时没找到震后照片
在山上度过饥寒交迫的一夜后,9名老师带着71个孩子翻山越岭穿过灾区,成功地来到安全地绵阳市,并在众多好心人的帮助下,暂时安顿在绵阳中学英才学校,吃饱了,穿暖了,洗干净了,一个个朝气蓬勃鲜活的生命在废墟中开出一朵朵向着未来的希望之花……
“造孽啊,这些娃娃,但看到他们都安然无恙,我又觉得他们是幸运的。”刘汉希望小学教导主任肖晓川出现在记者面前时已几天几夜没合眼了。因过度操劳,他一双眼睛异常血红,但看着穿上干净衣服正在看动画片的娃娃们,这位临时大家庭的“家长”显得无比欣慰。
“12日地震发生时,娃娃们都在教室里上课。意外的是,这所专为贫困孩子们修建的希望小学在强烈的震波中异常坚固,一点都没有垮塌,因此我们有了充足的时间将全校包括幼儿班在内的483名同学全撤到空地上,等待救援。后来有些孩子被慌慌张张前来的家长领走了,到最后剩下71个。因为村子已经平了,房子也垮了,估计不会再有家长来,我们就在武警战士的带领下开始连夜往外撤离。我们学校修建在山上,这就意味着要把娃娃带出去必须要翻两座山到北川县城的马路上,然后再走到绵阳。”
网友心声:
不多说了,这个房子谁修的,我要给他鞠躬!磕头!
以后捐希望小学,指定就得用这个建筑队,指定用这个监理!!
要找找个人当灾后重建总指挥!!!说句挨砖头的话,不对的话请大家原谅
如果因为这次地震,以后所有的小学校建筑的质量都能真正的到位的话,这场地震,也就没有白震!
强烈要求这个房子的开发商和监理承建灾后重建的学校部分,
强烈要求原来负责建学校的开发商去修政府办公楼!
虽然没塌可能还有其他因素和原因,但是建筑质量的确肯定是过硬的,建这座楼的施工者,感谢你们,向你们致敬!
刘汉希望小学的前身是曲山镇邓家小学,一九九九年经原绵阳市常务副市长杨建国牵线搭桥,由四川汉龙集团捐资52万元,县镇筹资20万元修建而成更名为“刘汉希望小学”。
把这个学校的建筑商揪出来, 好好感谢

以上内容为网络转载,百度了一下“刘汉希望小学”,发现介绍页面很少,只找到这一个页面,使用百度快照,才找到以下相关资料:
更新:2006-11-09 来源:北川教育信息网 作者:佚名 浏览:311次
刘汉希望小学的前身是曲山镇邓家小学,一九九九年经原绵阳市常务副市长杨建国牵线搭桥,由四川汉龙集团捐资52万元,县镇筹资20万元修建而成更名为“刘汉希望小学”。
学校现有21个教学班,在校学生543人,幼儿班3个,在班幼儿122人;教师28人,大专学历24人,小学高级教师13人。
学校是县内首批实行校长公推公选,教职工全员聘任制试点学校之一。
近年来,学校在各级领导的亲切关怀下,在社会各界的鼎立支持下,全体师生在“内抓管理,外树形象,质量强校,教研兴校”的办学思路下努力拼搏,先后被县委县府授予“文明单位”,被教育体育局命名为“合格学校”,获绵阳市体育卫生工作先进单位称号,2002、2003、2004年连续三年被县教育体育局评为办学质量综合评估B类学校一等奖,获绵阳市少先队工作示范学校称号,被县委县府授予“安全文明学校”和“绿色学校”。
校长申继斌获县级“希望工程园丁奖”称号,被评为省“希望工程优秀教师”。
2001年5月,投入10万余元,建起计算机网络教室,率先在全县B类学校中开设信息技术课。
自一九九二年实施希望工程以来,我校受希望工程及社会各界的捐助达120人次,失学儿童重返校园,有的考上大学,有的参加了工作,成为了社会有用人才。先后与成都盐道街小学、绵阳涪城区高水小学、江苏常州华严小学、中国少年报西南记者站结成“手拉手对子”。
开放、奋进、充满活力的刘汉希望小学正快速、健康、持续地发展。
向原绵阳市常务副市长杨建国、四川汉龙集团以及该学校的建筑商、所有参与建设的人们和学校的教职员工们致敬!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