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袁恒雷:阅读不能因噎废食

(2019-03-05 22:25:06)
分类: 随笔杂谈

阅读不能因噎废食

袁恒雷

近日,在微信朋友圈看到好友张丽钧女士转载了一篇题为《我为什么不让孩子读四大名著和中国的儿童文学》的文章,她转发时候附上两个字——“同意”,作为多年好友、资深语文教师,我对张老师的阅读与写作是很推崇信任的,所以就点开认真读了读。但一读就发现此文的确说出了一些阅读中的问题,代表了一些人的看法,但需要批判。

该文文题很醒目,内文也很令人咋舌,核心观点在于什么呢,他说:“这些年我给自己孩子和朋友也推荐了不少书,但有两类书我不仅不推荐,相反是带着警惕的甚至敌视的眼光,看待走进我未成年孩子生活的这两类书。一类是中国经典四大名著,一类是国产儿童文学。”

大家看到这肯定都会来句:“这是为什么呢?”其实道理很简单,因为四大名著在他眼里不完美,他说:“我个人认为中国的所谓的四大名著里,尽管对人性世事刻画得非常深刻,但是,反映的大多是人性不好甚至残暴的一面,并不适合未成年阅读。”这位伟大父亲舐犊情深的想法我们表示很赞赏,从行文来看他显然也是个读书人,而且还挺受他小伙伴们信任的——他们都喜欢让他推荐书。先说四大名著,他之所以反对未成年人读,是因为他担心那些名著里的残暴人性吓坏了他的孩子,让他孩子的幼小心灵留有阴影。那么既然他是个较为广博的读书人,他肯定知道,多少名人乃至普通人,打小就通读了四大名著,我们每每读到诸如鲁迅、钱钟书、张爱玲等名家,四大名著很早就读完,甚至不止一次通读,童子功如此深厚,我们都心生钦佩并心向往之,可从没听说他们内心就如何不淡定有阴影了,乃至说四大名著不好,而且我们听到的声音恰恰相反,是他们对这些名著们的各种偏爱,诸如胡适、鲁迅、张爱玲都写出了专门研究红楼梦的文章著作,从而成为了红学家,这些名著作品滋养了他们的人生与写作。

大凡古今中外的名家名著,自然不会是完人与完美的著作。我们能因为林妹妹病弱弱娇滴滴就不喜爱她的才华横溢吗?我们能因为孙悟空早年的妖猴行径就掩盖他后来的“斗战胜佛”吗?我们能因为李逵早年的粗蛮就淡化他更多的行侠仗义吗?我们能因为三国里的权谋之术就不喜爱它的波澜壮阔吗?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狭隘读书观是可怕的,因噎废食的态度更是我们需要摈弃的。

再说这位父亲提到的中国儿童文学。他居然也反对,而且在北大教授、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曹文轩先生获得安徒生文学奖之前,他居然都不知道曹文轩先生何许人也,我也真对他推荐的书目表示警惕了,让这样一位阅读视野与阅读观需要纠正的人来推荐书会好到什么程度!他之所以批判中国的儿童文学是因为:“国产儿童文学的许多写作者,尊重人的权利没学到,却稳当地接过了消费主义的大旗,和一些出版机构教育机构合谋,强推给未成年人,通过此绑架家长,形成了商业化产业化一条流水线的生产,但生产的产品水平,却不敢恭维,这一点,确实国际水平,也是本土特色。”他说的对不?显然他还是发现了一些确实存在的这方面问题,人家也不可能无故扣帽子,但他一竿子打死所有中国儿童文学作品显然又极端了,他还是犯了诸如之前的老毛病,自己没做到通读就乱下极端结论。

暂且不提古代作品,就拿近代以来的儿童文学佳作来说,鲁迅的《朝花夕拾》、叶圣陶的《稻草人》、冰心的儿童文学系列、郑渊洁的童话、沈石溪的动物童话、杨红樱、秦文君等等,他们的作品谁敢说不够好看好读呢?哪一个不都是叫好叫座的典范,并且有相当一批都是经过无数家长孩子检验的。这位作者视这么多好作品不见,只揪住市场经济时代的弊端不放,我真为他孩子还有受他影响而读不到这么好作品的亲友团不值,而他所推导出来的结论自然也难以立住。

我们评判任何人与事都应该秉持的是客观公正全面的态度,这个世上没有任何人与事能够得到所有人的爱,都是辩证的,我们也要相信我们都有明辨是非的能力,包括孩子。读书不能因噎废食,我们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由此及彼,都是批判性地扬弃吸收,中国人应该庆幸能够读到读懂诗经楚辞唐诗宋词元曲四大名著,乃至这么多优秀的现当代文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