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士得(香港)推出《养德堂》高古玉拍卖专场,82件成交1.5亿港币(上

分类: 玉器与收藏 |
佳士得(香港)推出《养德堂》高古玉拍卖专场,82件成交1.5亿港币(上)
继2016年秋拍呈献备受瞩目的「养德堂珍藏中国古陶瓷」专场后,佳士得(香港)拍卖于2017年11月29日秋拍,再次隆重推出「养德堂珍藏中国古玉器」专拍,涵盖82件古玉器,成交1.5亿港币。
值得一提的是,此珍藏大部份藏品曾于台北故宫博物院或鸿禧美术馆展出。养德堂主人杨俊雄医师来自台湾,毕生热衷收藏,热衷于收藏中国高古陶瓷、高古玉器。
2701兴隆洼文化晚期至红山文化早期
约公元前5500-4000年 玉耳饰玦 (一对)
规格:宽3.3cm
估價:HKD40,000-60,000
人民币:
著录:邓淑苹,《羣玉别藏续集》,台北,1999年,图版20号
来源:养德堂珍藏,台北,入藏于1999年以前
展览:国立故宫博物院,《羣玉别藏续集》,台北,1999年,图录图版20号

2702红山文化晚期
规格:宽4.4cm
估價:HKD50,000-70,000
人民币:
著录:邓淑苹,《羣玉别藏续集》,台北,1999年,图版2号
来源:养德堂珍藏,台北,入藏于1999年以前
展览:国立故宫博物院,《羣玉别藏续集》,台北,1999年,图录图版2号
2703
规格:长11.3cm
估價:HKD600,000-800,000
人民币:
著录:《养德堂古玉特展》,台北,1993年1月27-4月25日,图版1号
邓淑苹,《羣玉别藏》,台北,1995年,图版2号
来源:养德堂珍藏,台北,入藏于1993年以前
展览:鸿禧美术馆,《养德堂古玉特展》,台北,1993年1月27-4月25日,图录图版1号
国立故宫博物院,《羣玉别藏》,台北,1995年,图录图版2号
2704红山文化晚期
规格:宽19.6cm
估價:HKD300,000-500,000
人民币:
著录:邓淑苹,《羣玉别藏》,台北,1995年,图版1号
来源:养德堂珍藏,台北,入藏于1995年以前
展览:国立故宫博物院,《羣玉别藏》,台北,1995年,图录图版1号
国立故宫博物院藏一件带齿动物面纹玉饰(购玉272),中间部分设计与本饰非常相似,惟两端造型略不同,著录于2012年台北出版《敬天格物-
2705红山文化晚期
规格:宽6.8cm
估價:HKD200,000-300,000
人民币:
著录:邓淑苹,《羣玉别藏》,台北,1995年,图版3号
来源:养德堂珍藏,台北,入藏于1995年以前
展览:国立故宫博物院,《羣玉别藏》,台北,1995年,图录图版3号
2706红山文化晚期
规格:长24.9cm
估價:HKD200,000-300,000
人民币:
著录:邓淑苹,《羣玉别藏》,台北,1995年,图版4号
来源:养德堂珍藏,台北,入藏于1995年以前
展览:国立故宫博物院,《羣玉别藏》,台北,1995年,图录图版4号
2707红山文化晚期
规格:长6.3cm
估價:HKD200,000-300,000
人民币:
著录:邓淑苹,《羣玉别藏续集》,台北,1999年,图版19号
来源:养德堂珍藏,台北,入藏于1999年以前
展览:国立故宫博物院,《羣玉别藏续集》,台北,1999年,图录图版19号
2708紅山文化晚期
规格:长5cm
估價:HKD300,000-500,000
人民币:
著录:邓淑苹,《羣玉别藏》,台北,1995年,图版5号
来源:养德堂珍藏,台北,入藏于1995年以前
展览:国立故宫博物院,《羣玉别藏》,台北,1995年,图录图版5号
2709良渚文化
规格:宽8cm
估價:HKD500,000-700,000
人民币:
著录:《养德堂古玉特展》,台北,1993年1月27-4月25日,页36,邓淑苹,《羣玉别藏》,台北,1995年,图版9号
来源:养德堂珍藏,台北,入藏于1993年以前
展览:鸿禧美术馆,《养德堂古玉特展》,台北,1993年1月27-4月25日,页36
国立故宫博物院,《羣玉别藏》,台北,1995年,图录图版9号
2710良渚文化晚期
规格:高23.5cm
估價:HKD3,000,000-5,000,000
人民币:
著录:邓淑苹,《羣玉别藏续集》,台北,1999年,图版27号
来源:养德堂珍藏,台北,入藏于1999年以前
展览:国立故宫博物院,《羣玉别藏续集》,台北,1999年,图录图版27号
琮玉料深褐绿色,外方内圆柱体,上宽下窄,中心有圆孔,两端各一四方委角形口。共九节,以凹槽为界,每节四角雕琢神人纹,两细圆圈表示眼睛,上面两道突起弦纹表示羽冠,下面一道凸横表示鼻子。
此琮体积修长,为良渚玉琮之较大例子,用料不菲,当时应为重要祭器。大型多节玉琮为数不多,可参考清宫旧藏一件十一节例子,玉料及神人纹饰的表达手法均与本琮相似,见1995年香港出版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全集《玉器(上)》,图版32号。另可参考一件纹饰相似的六节琮,江苏草鞋山出土,现藏南京博物院,著录于1989年香港出版《良渚文化玉器》,图版49号。
2711齐家文化
规格:直径12.5cm
估價:HKD60,000-80,000
人民币:
著录:邓淑苹,《羣玉别藏续集》,台北,1999年,图版48号
来源:养德堂珍藏,台北,入藏于1999年以前
展览:国立故宫博物院,《羣玉别藏续集》,台北,1999年,图录图版48号
规格:直径19cm
估價:HKD100,000-150,000
人民币:
著录:邓淑苹,《羣玉别藏续集》,台北,1999年,图版24号
来源:养德堂珍藏,台北,入藏于1999年以前
展览:国立故宫博物院,《羣玉别藏续集》,台北,1999年,图录图版24号
2713齐家文化晚期
规格:高21.6cm
估價:HKD120,000-180,000
人民币:
著录:邓淑苹,《羣玉别藏续集》,台北,1999年,图版55号
来源:养德堂珍藏,台北,入藏于1999年以前
展览:国立故宫博物院,《羣玉别藏续集》,台北,1999年,图录图版55号
2714齐家文化至西周
规格:直径23cm
估價:HKD150,000-250,000
人民币:
著录:邓淑苹,《羣玉别藏续集》,台北,1999年,图版49号
来源:养德堂珍藏,台北,入藏于1999年以前
展览:国立故宫博物院,《羣玉别藏续集》,台北,1999年,图录图版49号
2715龙山文化早中期
规格:直径23cm
估價:HKD150,000-250,000
人民币:
著录:邓淑苹,《羣玉别藏续集》,台北,1999年,图版38号
来源:养德堂珍藏,台北,入藏于1999年以前
展览:国立故宫博物院,《羣玉别藏续集》,台北,1999年,图录图版38号
2716龙山文化中晚期至夏时期
规格:长20.9cm
估價:HKD180,000-280,000
人民币:
著录:邓淑苹,《羣玉别藏续集》,台北,1999年,图版41号
来源:养德堂珍藏,台北,入藏于1999年以前
展览:国立故宫博物院,《羣玉别藏续集》,台北,1999年,图录图版41号
2717新石器时代
规格:长17.1cm
估價:HKD80,000-120,000
人民币:
著录:邓淑苹,《羣玉别藏》,台北,1995年,图版15号
来源:养德堂珍藏,台北,入藏于1995年以前
展览:国立故宫博物院,《羣玉别藏》,台北,1995年,图录图版15号
规格:长16.2cm
估價:HKD160,000-240,000
人民币:
著录:邓淑苹,《羣玉别藏》,台北,1995年,图版62号
来源:养德堂珍藏,台北,入藏于1995年以前
展览:国立故宫博物院,《羣玉别藏》,台北,1995年,图录图版62号
本器中央圆孔甚大,有可能是从玉璧改装过来。
2719龙山文化晚期至夏朝
规格:长22.4cm
估價:HKD150,000-250,000
人民币:
著录:邓淑苹,《羣玉别藏》,台北,1995年,图版17号
来源:养德堂珍藏,台北,入藏于1995年以前
展览:国立故宫博物院,《羣玉别藏》,台北,1995年,图录图版17号
2720商
规格:长34cm
商
估價:HKD250,000-400,000
人民币:
著录:邓淑苹,《羣玉别藏》,台北,1995年,图版25号
来源:养德堂珍藏,台北,入藏于1995年以前
展览:国立故宫博物院,《羣玉别藏》,台北,1995年,图录图版25号
2721后石家河文化
规格:长10cm
估價:HKD150,000-250,000
人民币:
著录:邓淑苹,《羣玉别藏》,台北,1995年,图版19号
来源:养德堂珍藏,台北,入藏于1995年以前
展览:国立故宫博物院,《羣玉别藏》,台北,1995年,图录图版19号
此鸟纹笄应该与信奉及膜拜玄鸟的石家河先民有关,或用作插于巫觋头上的法器。国立故宫博物院藏一件造型几乎一样的玉笄,长11.45公分(故玉1082/天-717-1-7-14),著录于2012年台北出版《敬天格物-中国历代玉器导读》,图版4-5-11号。院藏另一件相似例,有残缺(故玉5821/吕-1804-1),见同上,图版3-3-30号。亦可参考一件较长例子(13.6公分),出土于商代妇好墓,其线图著录于邓淑苹着,1999年国立故宫博物院出版《羣玉别藏续集》,页30,插图21:1号。
2722后石家河文化
规格:宽9.5cm
估價:HKD800,000-1,200,000
人民币:
著录:邓淑苹,《羣玉别藏》,台北,1995年,图版18号
来源:养德堂珍藏,台北,入藏于1995年以前
展览:国立故宫博物院,《羣玉别藏》,台北,1995年,图录图版18号
华盛顿赛克勒艺术馆及芝加哥艺术学院各藏一件雕工繁复的玉神祖面饰,其线图著录于邓淑苹著,1999年国立故宫博物院出版《羣玉别藏续集》,页35,插图30:1,
展览:国立故宫博物院,《羣玉别藏》,台北,1995年,图录图版19号
此鸟纹笄应该与信奉及膜拜玄鸟的石家河先民有关,或用作插于巫觋头上的法器。国立故宫博物院藏一件造型几乎一样的玉笄,长11.45公分(故玉1082/天-717-1-7-14),著录于2012年台北出版《敬天格物-中国历代玉器导读》,图版4-5-11号。院藏另一件相似例,有残缺(故玉5821/吕-1804-1),见同上,图版3-3-30号。亦可参考一件较长例子(13.6公分),出土于商代妇好墓,其线图著录于邓淑苹着,1999年国立故宫博物院出版《羣玉别藏续集》,页30,插图21:1号。
2723后石家河文化
规格:长9.7cm
估價:HKD120,000-180,000
人民币:
著录:邓淑苹,《羣玉别藏》,台北,1995年,图版16号
来源:养德堂珍藏,台北,入藏于1995年以前
展览:国立故宫博物院,《羣玉别藏》,台北,1995年,图录图版16号
2015年湖北天门谭家岭遗址发掘出一件造形与本件非常接近的玉虎(图一),可参考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网页。
2724西周或更早 玉鱼形
规格:长11.6cm
估價:HKD150,000-250,000
人民币:
著录:邓淑苹,《羣玉别藏》,台北,1995年,图版32号
来源:养德堂珍藏,台北,入藏于1995年以前
展览:国立故宫博物院,《羣玉别藏》,台北,1995年,图录图版32号
2725商后期 青玉虎
规格:长5.8cm
估價:HKD300,000-500,000
人民币:
著录:邓淑苹,《羣玉别藏续集》,台北,1999年,图版78号
来源:养德堂珍藏,台北,入藏于1999年以前
展览:国立故宫博物院,《羣玉别藏续集》,台北,1999年,图录图版78号
虎作匍匐状,部分元素如眼睛及耳朵以写实方式表达,其他部位如虎斑则以抽象卷云纹表现,为商代中晚期典型风格。嘴角及尾巴均有系孔,可能本用作佩饰。
商妇好墓曾出土四件立雕玉虎,其中一件亦作匍匐状,虽身体较修长 (14.1公分),但风格与本件相似,故本件定年商后期。上述妇好墓例子现藏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著录于 1986年北京出版《中国美术全集 -9- 玉器》,图版72号(图一)。另一件与妇好墓例子相近的玉虎出土于洛阳庞家沟,定年西周早期,见1993年石家庄出版《中国玉器全集 -2- 商.西周》,图版234号。养德堂珍藏另一件定年商代的玉虎,见邓淑苹,《羣玉别藏》,台北,1995年,图版22号。
2726商晚期 青玉雁
规格:长7cm
估價:HKD180,000-250,000
人民币:
著录:邓淑苹,《羣玉别藏续集》,台北,1999年,图版93号及封面
来源:养德堂珍藏,台北,入藏于1999年以前
展览:国立故宫博物院,《羣玉别藏续集》,台北,1999年,图录图版93号
规格:长6.8cm
估價:HKD240,000-400,000
人民币:
来源:1999年以前购自台北云中居
鸮圆雕,两腿与尾成鼎立状,圆眼,勾喙,身体阴刻双线卷云纹,头戴二层花冠,顶托花蕾。商代出现不少玉鸮圆雕,但最近似例子暂只知两件,而引人入胜的是所有玉鸮的花冠层数都不一样。第一件例子藏北京故宫博物院,造型及纹饰都与本件相近,惟鸮带三层冠,体积亦较高(13.1公分)(图一),见1995年香港出版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全集《玉器(上)》,图版63号。另一件藏震旦文教基金会,见邓淑苹着,《羣玉别藏续集》,台北,1999年,图版90号。安阳妇好墓亦曾出土一件玉鸮圆雕,虽造型不同,但饰相近的卷云纹,可资参考,见1986年北京出版《中国美术全集 -9- 玉器》,图版70号。
2728西周早期 玉龙纹玦
规格:宽4.3cm
估價:HKD350,000-600,000
人民币:
来源:1999年以前购自台北云中居
此玦质厚圆浑,雕工利落明快,龙身卷曲,首尾呼应,形象活灵活现,为西周玉器中难能可贵之精品。河南三门峡虢国公墓曾出土一件非常相似的同类例子,现展于虢国博物馆。
层数都不一样。第一件例子藏北京故宫博物院,造型及纹饰都与本件相近,惟鸮带三层冠,体积亦较高(13.1公分)(图一),见1995年香港出版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全集《玉器(上)》,图版63号。另一件藏震旦文教基金会,见邓淑苹着,《羣玉别藏续集》,台北,1999年,图版90号。安阳妇好墓亦曾出土一件玉鸮圆雕,虽造型不同,但饰相近的卷云纹,可资参考,见1986年北京出版《中国美术全集 -9- 玉器》,图版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