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上学记2020.11.08: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020-11-08 21:38:50)分类: 成长叙事 |
今天组织了班上第一次假日小队活动,也是我第一次组织小学生活动,主题是《寻找课本之外的秋天》。我们班的假日小队队名是“谷舞”假日小分队。“谷”寓意五谷丰收,寄托美好希望;具体而言,也象征以班主任谷老师为代表的所有班级老师。“舞”有自由奔放、奋发起舞的意思,同时也是“五”的谐音,代表一(5)整个班级集体。德国著名哲学家尼采曾说过:“每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取名“谷舞”假日小分队是祝愿班级所有的孩子在以班主任谷老师为代表的学校老师的带领和指导下,能够珍惜美好时光,努力学习,积极实践,团结一致,奋发起舞,最终学有所获。
活动主要是为了让孩子们亲近自然,发现自然,热爱自然。在语文课堂学习课文《秋天》的基础上,让孩子走出课堂,投入大自然的怀抱,去发现更多秋天的美好事物以及它们的细节。巩固孩子们的课堂知识,学以致用。一是请孩子寻找自己认为最能体现秋天的景物和事物,与它合影,并用三五句话介绍它;二是寻找并区分秋天里的落叶树和常青树,并请家长家长给孩子做科普;三是现场集体诵读课文《秋天》,让孩子身临其境地感受课文所描绘的意境。整个活动过程还算顺利,只是在要求孩子来描述自己最喜欢的秋天的事物时还略显羞涩,甚至相互地“谦让”。华涵易同学今天也不够大胆,而且,我告诉她,如果你自己不想做什么事情,那也不要让别人去做。我希望你大胆、大方而自信地在公众面前发言。当然,如果你不愿意,你也别把这个任务推卸给别人。我顺便给她灌输了一下传统文化: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活动虽然只是短短的一个小时左右,但是深刻体会到小学老师尤其是班主任的不容易。对于小学生而言,重要的不是知识,而是一种规则意识之下培养起来的习惯。当然,从广义的能力的概念来说,这也是一种能力,因为能力是为完成活动而具备的恒久稳定心理特征。纪律意识,规则意识和良好的习惯是小学生最需要培养的。就这一点儿而言,我感觉大家都任重而道远。
周末这两天,我断断续续地和她一起开始制定新的作息时间表。这是一项需要她自己参与的重要的事儿。让孩子有参与感、选择权和决定权,才能激发孩子主动性和积极性。虽然计划有可能赶不上变化,但是计划并不是用来刻板地遵守的。计划更重要的作用,一是给孩子一个明确的目标和方向,二是当孩子孩子甚至家长有所懈怠的时候起到警醒作用,把自己拉回正道上来。要立常志,但不能常立志,不过计划还是要常制定。
重新开始陪着她语文阅读打卡,效果比之前自己打卡好多了。最近又买了两套书,一套是吉姆·崔利斯的《朗读手册》第一本是给家长看的,也是我们打卡群11月份的家长推荐书目,另外两本是要家长给孩子朗读的。另一套是戴建业主编的《国学经典诵读》,粗粗翻了一下,都挺不错的。尤其是戴建业的这套,果然,三观正确的学者编的书就是不一样。不是那些骗人的、甚至害人的所谓的“国学”。
推荐给大家。
三分钟10以内的连加连减口算题,昨天练了两次没合格,今天终于合格了。计算能力还是需要强化练习,这是数学的基础。她说马上又要评口算达人了,得加油了。上的车上的时候,她自己说已经会乘法了。不过也就会简单的几个罢了。我顺便又给她普及了一下九九乘法口诀表。她说她在幼儿园的时候老师就问过她,会不会背乘法表。
今天又谈到学习小提琴的事儿。很多人都建议去考级,我觉得还是佛系一点儿。我让她练琴的初衷是为了让她的生活中多一些美的东西。要求肯定是严格的,但是不一定冲着考级去。希望她能够为了艺术而艺术。
尚学月刚结束,践学月又开始了。学校的花样真多(hao)啊!
2020年11月8日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