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课记20200401
(2020-04-01 23:31:31)分类: 大学之道 |
转眼就4月1日了。
今天是西方的愚人节,东方人过过节也无妨,咱不能跟快乐有过节,是吧!
不知道疫情之下,大家是什么过节的。
不少同学说,今天终于可以正大光明地表白了。反正也是愚人节的玩笑。不过,我记得似乎是弗洛伊德说过:“没有所谓的玩笑,所有的玩笑都有认真的成分。”果然是智者啊。
今天看到据称是“浙江发布”发布的消息:“浙江省中小学5月份开学,大学本学期不开学。”这肯定是骗人的杜撰消息了。但是,晚上学院教务员转达来一则消息:“各位老师,教务处提醒,请做好第8周后课程线上上课的准备。”虽然此刻我也开始有了一丝怀疑,但是,应该可以肯定是真的吧。这么说来,开学还是遥遥无期啊。
今天下午的《大学语文》,给电气班的学生讲了一篇略萨的万字长文《文学与人生》。提前一个小时发布了这篇文章,我估计很多理工科的学生应该是很久没有读这样洋洋洒洒的文章了。果不其然,立马就有学生惊呼:“太长了”。课堂上随机调查了一下,只有11位同学自称读完了全文,另有17位同学承认根本一点儿没读。此两者,我都相信。我答应给读完了全文的同学加平时分,因为是随机无记名调查,所以并不知道学生名字。按照惯例,我请他们自己与我私信告知,我仍旧相信不会有谎报。根本一点儿没读,也不扣分了,因了他们的诚实。但是希望这种诚实下不为例。至于为什么要读略萨的文章,一是因为“文学与人生”也是这门课需要解决的问题,这是我以往《大学语文》的必讲篇目。二是因为虽然前段时间尽管略萨发表了所谓的对中国防疫抗疫工作的不当言论,但是,我觉得这跟他以往的作品没有关系。刚刚去京东搜了一下,略萨的作品并没有被下架。挺好的,一种宽容,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略萨的这篇《文学与人生》,值得精读,细读,反复地读。一位同学说:“这篇文章尽管很长,但是也很酷。”
阅读是从小应该养成的、持续一生的生活方式。
小朋友的“日有所诵”阅读启蒙诵读打卡群已经迅速走上正轨,祝愿孩子们阅读快乐。
昨天读了一篇推文《二十位哲学家对生命的点拨》,特摘录精华,分享给大家,共勉。
苏格拉底:未经审视的人生不值得度过。
柏拉图:智者说话,是因为他们有话要说;愚者说话,则是因为他们想说。
亚里士多德:幸福是把灵魂安放在最适当的位置。人生最终的价值在于觉醒和思考的能力,而不只在于生存。
伊壁鸠鲁:幸福就是身体的无痛苦和灵魂的无困扰。
笛卡儿:我思故我在(cogito ergo sum)。
休谟:当我们专注地研究人类生活的空虚,并考虑荣华富贵空幻无常时,也许我们正在阿谀逢迎自己懒惰的天性。
卢梭: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自以为是其他一切的主人的人,反而比其他一切更是奴隶。
斯宾诺莎:自由人最少想到死,他的智慧不是关于死的默念,而是对于生的沉思。
贝克莱:存在就是被感知。
康德:世界上有两件东西能震撼人们的心灵。一件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标准;另一件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
黑格尔:一个志在有大成就的人,他必须如歌德所说,知道限制自己。反之,什么事都想做的人,其实什么事都不能做,而终归于失败。
叔本华:一个人只有在独处时才能成为自己。谁要是不爱独处,那他就不爱自由,因为一个人只有在独处时才是真正自由的。
克尔凯郭尔:绝望,人不愿意成为自己。
尼采: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
加缪:我们渴望得到意义,但我们永远无法获得它。
海德格尔:向死而生的意义是——当你无限接近死亡,才能深切体会生的意义。
弗洛伊德:没有所谓玩笑,所有的玩笑都有认真的成分。
罗素:对爱情的渴望,对真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心,这三种简单而又强烈的感情支配了我的一生。
萨特:他人即地狱。
维特根斯坦:对于不可言说之物,必须保持沉默。
2020年4月1日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