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上课记20191121

(2019-11-22 13:01:42)
分类: 大学之道

上午第四节课的时候,我“专门”批评了一位坐在最后一排玩手机的男同学,在我反复强调上课要尽量克制手机的诱惑时,居然还是低头玩着手机游戏。我平时很少这样“专门”批评学生,我觉得都是成年人了,应该都有自知之明。况且,强扭的瓜不甜。但是有些学生非要挑战老师的底线,那也确是无奈的事儿。

不过,反过来说,这些看似在挑战老师的学生,其实是在挑战自己。比如说晚上,帮一位生病的同事去代课。一位男同学课堂上两耳塞着耳麦,明目张胆地将手机“举案齐眉”着玩手机。现在年轻人的行为真是迷之诡异,看不懂,也猜不透,不知道是什么心态。

这个班级,晚上一进教室,我问:“你们是C老师上课的班级吗?”被问男生一脸茫然地看看旁边同样不知所措的男生。我又问另一边的学生,回答说“是B老师(前两次帮C代课的老师)上课的。”半个学期过去了,他们居然还不知道他们的“原配”老师是谁,也是很诡异的事儿。我照样给他们推荐了电影《死亡半径》,因为“死亡半径”在这个教室同样存在。还有几个颓废的女同学,没带课本看手机的,塞着耳麦睡觉的,傻坐着发呆的……真是众生万象。虽然官方数据显示中国的高等教育虽然已经到了大众化阶段,但我觉得其实依旧是精英教育。比如有两位主动举手回答问题的同学,一男一女;有一位三节课至始至终抬头专注、一笑一颦皆有会心的女生;有一位说想来参加读书会而因考试而不能来的女同学,她说了一句话令我很感动,她说“老师,我喜欢(读书会)。”我还专门问了她的名字,叫SYN。另有几位男同学,让人看着也很舒心……

一课之缘,还是应该留些美好的瞬间回忆。其他的就如蛛丝般轻轻地抹去吧。

下午的时候,和中文系的SXH同学讨论了一下她给《揽月湖》的投稿,写得很不错,我已经很久没有看到学生的创作的。文学还是更多地需要表现和展现,而不仅仅是再现。前者是创造,后者只是记录罢了。创造需要想象力,而记录只需要记忆力。

下午还得到一个消息,ZXW说原定月底的音乐派对取消了,的确是很遗憾的事儿。

我想,应该还有机会的吧!

 

20191121日星期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