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阿克苏支教日记(030)

标签:
教育 |
分类: 南疆岁月 |
2010年11月8日
今天是我们的胡老师的生日,按照我们之前约定的过集体生日的计划,我们全体给他过集体生日。
所以,今天早餐的餐桌上除了鸡蛋之外,还多了面条。因为按照南方江浙的习惯,在生日当天是要吃鸡蛋和面的,当然,有的是既吃鸡蛋又吃面,而有的则是干脆做成鸡蛋面。
下午上完课之后,我们几个步行到了事先联系好的在多浪公园边上的一家温州人开的火锅店吃火锅,19个人一桌的大桌子,小火锅,很干净。胡老师是杭师大的一位中文老师,也有旅外经历,性格上不失传统中国人的儒雅,也有西方人的幽默与风度。饭桌上他为母亲举起的第一杯酒,以及那一句黯然的“我也想给我母亲打电话,可是永远都打不通了……”,令我们都大受感慨与感动。
其实,我们19位老师来阿克苏快一个月了,也都想家,想家人了,今天这样聚会,也给了大家一次释放情感的机会。
天气渐渐的冷了,隐约可以感觉到冬天的真正降临。校园的白杨梧桐也都差不多落叶殆尽了,第一次在离家万里之遥的西北异地度过冬天,我知道其实我们都很艰难,想想以往的冬天,便觉得异常温暖。
来阿克苏,除了写了一些零散的诗句之外,并没有写多少关于新疆、关于阿克苏的文字,不是不想写,而是不能写,不敢写。来到新疆,来到阿克苏,我再一次领悟到,生活、事实其实并非我们能意象的,甚至眼见也不一定为实。世间万物都有待于我们用心去思考,有些或许能得出一些结论,一些收获,有些甚至穷尽一生都无法去理解,其解读。而我到阿克苏也仅仅一个月时间,很多东西都有待于我亲身去观察,用心去思考。所以,虽然来之前,学校校报的同事说叫我谢谢阿克苏,可以给我开个专栏,可我还是不敢贸然动笔。也正因为如此,很多人出于关心地担忧我在阿克苏能不能适应气候环境,叮嘱我要注意安全,我都跟他们说,其实新疆、阿克苏并非你们现象得那样特殊,它就是我们九百里十万平方公里的祖国大地上的一部分,你只有亲自来过之后,才会有发言权,才能有所评断。
有时间,有机会,还是要出去走走看看,尽管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双语教学培训。但是,不亲身领略一下祖国、尤其是新疆的大好河山,风土人情,我如何知道新疆是一个好地方?难道仅仅是凭歌中唱的“咱们新疆是个好地方”?况且,我想,能够更多地了解新疆,了解阿克苏,也有利于我们结合学员的实际情况,因地、因材施教。
维族人最大、最隆重的库尔邦节就要来临了,相当于我们过春节。这是一个很好的了解新疆、了解阿克苏的好机会。我们的初步计划是利用节日集体去喀什,因为听说喀什是新疆最具有浓郁维族风情文化的地方。
期待这一次出行,也期待早日落笔,写写阿克苏,让更多的人了解事实,了解真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