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文化路105号的老华
文化路105号的老华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4,169
  • 关注人气:11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诗歌究竟有什么用?

(2012-02-25 20:04:57)
标签:

诗歌

夜莺

老乞丐

文化

分类: 若有所思

 

        ——献给所有拥有青春或怀念青春的人们

诗歌究竟有什么用?

当文化路上那个衣衫褴褛、神情悲戚的乞丐不断地向过路的人们伸出那肮脏而龟裂的手找麻烦的时候,我知道,诗歌,远远比不过人们随意扔去的那一个硬币更“掷地有声”。的确,诗歌,给不了他足以让他心安理得地度过漫长冬天的华丽而温暖的衣裳;给不了他不至于使他忍饥挨饿度过茫茫黑夜的一顿丰盛的晚餐——即便,是一个小小的面包;也给不了他能够让他堂而皇之地登上上流社会、从此风光无限的通行证。如果此刻,我停下脚步,满怀怜悯地给他朗诵普希金的那首《老乞丐》,他必定会朝我投来诧异和鄙夷的眼神,甚至可能会是勃然大怒。

    当那两个涕泪满面、哭泣不止的孩子在午后洒满阳光的宁静草坪上为了一个鲜艳而香甜的苹果争得不可开交的时候,我知道,诗歌,再怎么优美,再怎么诱人,都无法使绿色的草地上凭空长出鲜艳的果子;无法使这一场在大人看来滑稽可笑、而在孩子眼里却意味着胜利的“战争”平息;更甚至无法和在旁边“观战”的他们的父母的那一声厉喝相媲美。当顾城画下“一个淡绿色的夜和苹果”的时候,这些看似矫情的句子并不能满足一个孩子天真而情趣的占有欲和好奇且敏锐的味觉。他们并不懂得诗歌的现实意义,尽管,他们本身就是一首首真挚的诗歌。

当那颗卑鄙的子弹从无情的猎人冰冷的猎枪中射向那只仓皇四顾而来不及躲闪的黑色的夜莺的时候,我知道,诗歌,无法给它柔弱的翅膀以足够的力量来使它躲过这一场突如其来的浩劫;无法掩饰或者挽回它因疼痛和惊慌失措而失去华丽光泽的眼神;无法阻止它华丽而凌乱的羽翼下淌出鲜红而滚烫的血。是的,面对生命的陨落,诗歌完全可以缺席。倘若,面对这其鸣也哀的将死之鸟,我饱含痛惜、远远地念出济慈的《夜莺》,那么我将显得多么地虚伪与岸然。那只可怜的夜莺,仍旧逃脱不了被骄傲的猎人挂上墙壁的命运。

是的,诗歌真的没什么用。

当午后安详的阳光纷纷扬扬、悄无声息地从我背后跌落的时候,我再一次深刻地体会到:诗歌真的没什么用。

面对现实的饥荒干渴,诗歌或许远远比不上一颗小小的涩涩的野果的诱惑。甚至,为了这种诱惑,我们曾经背叛过诗歌。

面对世俗的功名利禄,诗歌或许远远比不上一张褶皱而黯淡的名片的荣耀。甚至,为了这种荣耀,我们正在将诗歌抛弃。

面对城市的灯红酒绿,诗歌或许远远比不上一盏暧昧而无知的霓虹灯的激情。甚至,为了这种激情,我们可以变相地亵渎诗歌。

    是的,诗歌真的没什么用。

但是,诗歌,它还是在了。它以一种孤独而谦逊的姿态存在于这个冷暖自知的人间:它没有像喧闹的集市上那些鲜艳的水果一样,迎着风,流着泪,期待一只只粗糙的手来抚摸;它也没有像和煦而轻柔的春风一样,奢望着要在一夜之间绿遍大江南北;它只像郊外的那些野花一样,茕茕孑立。如果有可爱的人懂得野花的情趣而专程从城市或乡村赶来找寻久违的诗性生命;或者顺便从宁静的郊区小径或草地上经过,无意中发现并嗅到了这清心寡欲的淡然芬芳,然后无可救药的爱上了它,并赞美不止。那么,这当然是最好的,值得欣慰的。但是,如果即便所有的人都旁若无人或者视而不见地从它身边经过,它也不会因被冷落而委屈得颤抖或沮丧。它可以默默地开放,默默地枯萎,一遍,两遍,甚至三遍。独自歌唱,独自唏嘘,独自芬芳,独自幻想。当然,也有那么难得的机会,这些朴素而高贵的野花偶尔犀利的尖叫声会把那些沉溺于世俗的麻木或者斗争中的人们喊醒,让他们重新审视这个原本应该充满或拥有诗意的世界,以及自我本身,灵魂的深处,像醍醐灌顶般地顿悟。

是的,诗歌就这样在了,而且一直都在。诚如黑格尔所说:存在即是合理。诗歌的存在有它的合理性,这一点毋庸置疑。但是,即便是如此,我们仍旧不知道,诗歌对于我们自身,对于我们的生活究竟有什么用。

那么,诗歌究竟有什么用呢?

诗歌只不过是云淡风轻、阳光舒缓、懒意连连的午后宁静的书房木桌边角上一杯浓淡适中的清茶。借着它静默着四处飘溢流淌的苦涩芬芳,我的僵硬的手指得以变得灵活而神气,在庸倦而清醒地跨过一道道思绪飘逸,充满奇思异想的时间之坎之后,悠然自得地走向黄昏平静的河流,凝神静气地观察一片落叶的沉浮。

诗歌只不过是黄昏时分人生鼎沸的中心广场边上衰败而高耸的建筑物背后隐约透露出的微弱的光晕。借着它轻轻悄悄的挪移,那些耽于遐想的人们才得以知晓在漆黑的夜里,太阳在何处落脚,然后,心安理得地躲入美妙的梦乡里去。

诗歌只不过是诞生于苍茫的穹庐之下或者穿梭于婆娑的森林之中的春风秋雨。借着它们昏昏默默地滋润与吹荡,那些千年的古树才得以经历岁月的轮回,虽然枝干斑驳粗糙,但木叶仍旧鼎新繁茂,绿意汤汤,花开树响。

诗歌只不过是迷茫的流浪汉在从故乡走向荒原的荒芜小路上时的一次高歌,一次抒情,一次欢笑,甚至,是一次叹息。借着这情感的流泻,他才得以忍住剧痛穿过一道道荆棘丛生的灌木丛;才得以心如止水地遥看日出日落,风生水起;才得以怡然自得地度过一个个茫茫的黑夜。

诗歌只不过是充满繁华与荒芜、崛起与没落、分裂与融合的历史进程中的一阵阵隐痛。借着这些神经末梢的触动,才有纷争离合的魏晋之际嵇康超凡脱俗地低唱“朝发太华,夕宿神州。弹琴咏诗,聊以忘忧”;才有江河日下的晚唐之时杜甫艰难地吟出“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豪情与悲壮;才有血性激进的“五四”时期闻一多悲愤地怒吼“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这里断不是美的所在”。

是的,诗歌似乎真的只有这般用处了。除此以外,诗歌还能有什么用呢?

但是,似乎又不仅仅是如此。

试想,青春飞扬的生命怎能没有激情澎湃的诗歌?浪漫永恒的爱情怎能没有缠绵悱恻的诗歌?鹏程万里的理想怎能没有壮志凌云的诗歌?

唯有懂得诗歌,才能真正经历青春的华丽与憧憬。

唯有懂得诗歌,才能真正回味爱情的纯洁与苦难。

唯有懂得诗歌,才能真正领悟理想的浩瀚与光明。

大抵就是如此吧。

黎明之前,诗歌是一颗微弱但足以让人温暖的星星;晌午之后,诗歌是一道低矮而结实有力的篱笆;黄昏之后,诗歌是一株卑微而奇妙的的野花。

除此意外,我所知道的诗歌真的似乎没什么用了。

如果有,亲爱的你们,聪慧的你们,请告诉我……

 

 

2009-4-18午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