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冯海的猜想

(2007-10-17 00:16:38)
标签:

明星动态

 
冯海的猜想
                      我和冯海
在数学领域有个非常著名的发表——“哥德巴赫猜想”。
哥德巴赫(1690-1764)是东普鲁士人,1690年出生于"七座桥"的故乡----哥尼斯堡城.早年做过驻俄国的公使.自从1725年,成为彼德堡科学院院士.两年后,当欧拉也来到彼德堡科学院后,他们便结交成好友.他们之间保持了三十多年的书信往来.
  哥德巴赫主要研究微分方程和级数理论.喜欢和别人通信讨论数学问题.
1742年6月7日,这位天才数学家哥德巴赫由莫斯科写信给当时在柏林科学院工作的著名瑞士数学家欧拉,信中大致提到:
欧拉,我亲爱的朋友!
你用及其巧妙而又简单的方法,解决了千百人为之倾倒,而又百思不得其解的七桥问题,使我受到莫大的鼓舞,他一直鞭策着我在数学的大道上前进.
经过充分的酝酿,我想冒险发表一个猜想.现在写信给你征求你的意见.
我的问题如下······但是怎样证明呢?虽然任何一次试验都可以得到上述结果,但不可能把所有奇数都拿来检验,需要的是一般的证明,而不是个别的检验,你能帮忙吗?
                         哥德巴赫六月一日
  读完哥德巴赫的信,欧拉被信中天才的猜想所吸引,同时,更加敬佩这位老朋友了. 
  同年六月三十日,欧拉在给哥德巴赫的回信中说:
哥德巴赫,我的老朋友,你好!
  感谢你在信中对我的颂扬!
  关于你的这个命题,我做了认真的推敲和研究,看来是正确的.但是,我也给不出严格的证明.这里,在你的基础上,我认为:
任何一个大于2的偶数,都是两个素数之和.
不过,这个命题也不能给出一般性的说明.但我确信他是完全正确的.
                         欧拉六月三十日

  后来,欧拉把他们的信公布于世,吁请世界上数学家共同谋解这个数论上的难题.
  当时的数学界把他们通信中涉及的问题,称为"哥德巴赫的猜想". 这也成为数学领域里非常著名的发表。
如今在摄影领域里,我看到了另一个“哥德巴赫”,他就是冯海,他对被拍摄对象有着大胆的重塑,就如数学家们大胆的假设命题那样,大胆推测,小心求证。
在拍摄之前,我们开了好几次会,他给我看的那些参考元素都是西方文艺复兴时期前后的古典油画和印象派画家的作品。在这个过程中,你能够感受到,眼前这个摄影师,更像个电影导演,他会很仔细的去观察你,感受你,调度你,也像个画家,捕捉你,描绘你,然后把这些和他的臆想或是说概念结合起来,并不是传统的照片式参考,而且他让造型师给我上妆的手法也是难度最高的薄处理,也就是说做到最大胆的保留素颜的做法,这是有一定风险的,但却是最能凸显五官与特征的。我把这种原创性极强的拍摄手法称之为冯海的猜想”。
 
(下面的这两张是原图和冯海亲自做过后期处理的对比,在颜色的处理上,构图的把握上,是不是糅合了早期古典的写实与后期抽象想结合的新概念印象派呢?这是大胆的尝试和突破,呵呵,总之,图片拍摄,我们也是绝对原创!)
冯海的猜想(原图)
 
冯海的猜想
 (调色后)
 
我第二张个人专辑《有故事的女人——胡杨林·我们的故事》这个月底就正式上市了,我的朋友们,我在这里抢先带给大家主打海报,下面这张便是啦!
冯海的猜想
摄影:冯海   造型:唐毅    服装:冷雨璇
 
这次的专辑筹备了好久,或许真是日子有功,母盘的制作还有唱片的设计,真的和第一张相比,有好大的惊喜,最让我觉得弥补了第一张专辑的缺憾的就是----唱片内页的图片部分。这要非常感谢我的摄影师,我的朋友,也是我眼里的艺术家——冯海,感谢他发掘了我不被常人所看到的美,感谢他让造型师和服装师塑造了真正的独一无二的胡杨林。 
 
明天我会整理很多有趣的专辑图片的拍摄花絮发上来给大家看,哈哈,期待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