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媒体报道,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原副主任王珏林在谈到当下中国房价走向问题时,说了这样的一句话:“大家对政策的执行和政策的目标理解不准确,中国从来没有提出把房价调下去,一直提房地产市场稳定、房价保持稳定增长,还有‘增长’两字呢。”
中国房地产市场发展的突飞猛进,中国房价的持续高涨,这都是不争的事实。居高不下、甚至持续走高的房价,影响了许多人的生活。特别是许多人买不起房,甚至,也租不起房。因此,许多人都希望政府能够对房地产市场进行有效的调控。事实上,最近十年来,政府也一直在提房价调控。然而,一个极尴尬的现实是,中国的房价似乎并未受到太多的影响,相反,现实几乎是越调控,房价越走高。
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王副主任的一句话,道破了天机。原来,政府从来没有提出把房价调下去,闹了半天,敢情都是逗你玩呢!
的确,再回过头来看政府所实施的一系列调控,正如王副主任所言,“一是旨在解决市场过热,二是把涨幅缩小。”所有调控政策的着力点,基本都集中于此。也就难怪,这些年来,包括学者、专家甚至普通公众都能理解到的一些政策,像进一步放开土地市场,甚至允许农村集体土地、小产权房入市,以增加土地、商品房的供应量;对存量房屋,尤其是二套及以上的房屋增收“物业税”,加大物业持有成本,减少房屋被部分人囤积、乃至炒房的现象;真正加快公共租房的建设,满足更多买不起房的普通百姓的租房需求。为何这些有效抑制房价的政策得不到出台?当政府并不想把房价调下去,一切便顺理成章了。
醉翁之意不在酒,政府不想把房价调控下去,无疑是有其现实考量的,即高房价的持续稳定,有利于地方政府最大程度地实现所谓的“土地财政”,甚至,还有利于那些已取得许多房屋的群体利益。从货币的角度,过高的房价,也能在一定程度、一定时期内化解货币超发问题。
不过,笔者更想指出的是,高房价从整体、长远的角度,其实,并不利于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当更多的资源集中于房地产领域,不仅影响实体经济的发展,也一定影响普通百姓的生活,乃至社会的稳定。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