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阿飞
阿飞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1,223
  • 关注人气:91,05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教育部拟为“师德”划底线,谁又为“教育部”划底线?

(2013-06-15 08:13:16)
标签:

文件

行为

教师师德

底线

教育部

杂谈

分类: 评论

    京华时报讯 校长性侵幼女、教师体罚学生等事件,引发了公众对教师素质问题的广泛关注。针对此情况,教育部相关负责人昨天透露,今年内将出台教师师德考核评价规定,为师德划出“红线”,越线教师将受到严惩。(京华时报)

    亡羊补牢,犹未晚矣!在各地发生多起与教师有关的恶劣事件后,教育部终于有所行动,拟建立教师师德长效机制,并出台相关文件,划出师德“红线”,明确界定教师违法师德规定的行为及相应的考核评价规定,这也许算是个好消息。不过,公众对当下所发生的系列与教师相关的恶劣事件的不满,却并非只是教师之过!

    校长性侵幼女,的确是部分校长违法失德之举,算是个人行为。但纵观此类案件,这些校长被揪出时,基本上都不是首犯,而是一段时期内的持续侵犯。便如教师体罚学生之事,上过学的人恐怕都知道,自己学校里哪位老师比较凶、爱打人。易言之,教师的“师德”问题,从某种程度上说便是教育主管部门的监管问题。即教育主管部门若是能够严格按照相关法律、规程乃至道德层面的观察,在日常工作中,严格选聘教师(校长),严格监管并及时处理问题教师,类似的事件还能这样一再上演么?

    另一方面,公众对教师素质问题的关注,导火索自然是这些恶劣事件的不断发生,但又何尝不是公众对当下教育现状不满的一个宣泄口。迟至今日,上学难、上学贵,依旧是许多国人的极大困扰;而应试教育体制下,不仅学生、教师、家长都是牺牲品,付出了更多精力,对社会而言,这样的教育模式培养出的学生,绝对算不上理想;至于教育公平问题,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教育设施之悬殊,优秀教师队伍之配比,依旧让人触目心惊。对此,教育主管部门又做了些什么?还需要多长的时间才能解决这些问题?

    仅仅以前些年教育主管部门推出的“教师绩效考核”制度为例,本是为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东西。但在实践中,不妨去问问那些一线的教师,所谓的“绩效”到最后成了什么样?是教师真正得到实惠,还是学校的领导更占先机!

    一句话,给教师的“师德”划底线很容易,但如何让教师守住这条底线,却绝非易事。除了强调教师的自律,社会的监督,更需要教育主管部门的有效监管,需要全社会教育事业的进步。而这,显然还需要先为“教育部”划上一条底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