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王石与田朴珺恋情曝光后,商学院被网友调侃为“邂逅富豪福地”。记者调查就读于长江、北大等知名商学院EMBA班的多位精英人士,了解商学院其中的人际生态环境。部分学员称读EMBA实际是去混圈子,其中一名女子读商学院2年换了四任男友,收获4套豪宅2辆豪车。(南京龙虎网)
明明是去商学院读书,竟然能在2年的时间里,收获4套豪宅和2辆豪车。即使是傻子,也能看出,这背后所隐藏的定是那财色交易。一边是腰缠万贯的富豪,一边是婀娜多姿的美丽女子,在那些商学院的课堂里,碰擦出暧昧的火花,郎有钱,妾有意,自然一拍即合。不过,这所谓的爱情故事,比起的“天上人间”里的欢乐,又有多少的区别?
那些商学院,何以成了“天上人间”?首当其冲的,恐怕是这些学校日常教育与管理失范。尽管,对这些学校而言,它们并非普通意义上的学校,或许不能用寻常的教书育人之概念去概括学校的各项活动,不过,也别请忘了,这些商学院到底是挂了学校的名字。既然是学校,就不该玷污了“教育”这个神圣的字眼。传道授业解惑的同时,也莫要忘了教人以正。将严谨的商学课程,变成了掺杂钱色、权色、钱权交易的“混圈子”,这显然背离了教育的本意,更容易向社会传递出负面的信息,形成极坏的教育示范效应。
那些商学院固然不能完全管控到那些富豪学生的私生活,但其实也可以做得更好。如果,能够将“赚钱”的信念稍微放低一点,如果,对于那些出格的学生有一点真正的管理,那些商学院还能如此风骚?
其次,那些商学院,之所以变成了“天上人间”,“罪魁祸首”或许便是那些富豪学子。对他们而言,能够进入商学院的课堂,那不菲的学费,还有更为不菲的各项花销,本就说明他们在实际的工作、生活中已经相当“成功”。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求学上进,固然是很值得赞许的。但扪心自问,这些求学的富豪学子,又有多少人是真正抱着学习知识的目的?用上那些顶级的商学院来“炫耀”自己,寻求别样的机遇、艳遇,恐怕是许多人入学的初衷。果若此,又焉能不将那学校、课堂变得活色生香、光怪陆离呢?
当然,那些商学院,成了“天上人间”,最根本的原因,还在于现实社会的浮躁、虚无。有个段子,说中国的许多富豪,穷得只剩下钱。相对应的,一方面,是许多有钱人的钱财来得太容易,尤其是社会转型期,道德与法制的薄弱,让他们轻易地聚敛了大量的财富;另一方面,则是许多有钱人精神层面的空虚、苍白,社会道德、文化的失范,让他们只知个人挥霍,却不知社会责任的担当。更悲催的是,对更多的国人而言,这些富豪的存在,其实也是一种真实的示范。这种“穷的只剩下钱”的富豪标签,自然演化成更多国人对钱财、名利的无限追逐,对“成功”的畸形渴望。
天下熙熙,皆为名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那些商学院的小楼自然难以成一统,进而随波逐流,蝇营狗苟,便如那天上人间一般模样。只是苦了芸芸众生,吃着萝卜白菜,还要遥望着鲍鱼与海参的爱恋,真的是苦逼人生没来由,难自持,便逐臭如故!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