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桥容易建桥难,官人无耻百姓惨
(2012-07-25 08:05:27)
标签:
舟曲
白龙江
桥
重建
杂谈
|
分类:
评论
|
2010年甘肃舟曲发生特大泥石流灾害,陇南市文县舍书乡石川坝社一座便民桥垮塌。政府拆除了塌桥,承诺将复建该桥。如今两年多过去,塌桥仍未建起来,该村学生上学只能依靠索道。对此,政府表示,原址复建桥梁投资大,安全无保障,但为了群众过河,将争取适时开工。(华声在线)
白龙江、舟曲,时间倒退到2010年8月7日,那场因强降雨引发的特大泥石流灾难,最终导致1434人遇难、331人失踪,无数房屋被毁,无数农田被淹。当然,惨重的损失面前,也曾涌现出许多感人的“抗灾”故事,而之后发起的向灾区捐款活动,更取得了远超5亿元的善款!甚至,所谓的“精神”,也曾高高飘扬。但两年之后呢?
一座桥,一座曾架设在白龙江上的桥,一座将乡间的村舍与外界联系起来的便民桥,一座曾经由村民集资而兴建的桥,一座因“行洪”而被强行拆除的桥,却至今未能重建。
当地可以有很多的理由,比如,投资过大、安全问题。但当地显然忘记了:其一、这座桥原本就存在,并且是由民间集资兴建。只是为了保障下游安全而被当地强行拆除。从道义或者民事责任上而言,当地有责任帮助村民重建这座桥,否则,不仅损害民众利益,也失信于民;其二、没有桥的日子,当地村民面临着多少的不便与困难。将近二十多名学生上学无路可走,只能靠索道上学。农副产品运不出去,二百多亩水地的经济效益直线下滑……不能解民众的民生困难,是为失责。
舟曲真的没有能力重建这样的桥?2011年人民日报曾刊文介绍舟曲灾后一周年时的重建情况,并称已实现阶段性目标。其时,由省直援建、代建单位负责的60个项目完成投资17.4亿元,占规划投资34亿元的51.2%;舟曲县负责的110个自建项目完成投资5.3亿元,占规划投资16.2亿元的32.4%。笔者不知道这些重建项目中究竟有没有包括这座桥!但从这样的数字来看,舟曲的重建,并非舟曲一县在“战斗”,而是集合了中央、省财政的力量,甚至,还包括全国人民奉献出的数亿爱心!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如果这种大爱还不足以支撑起一座桥梁的重建工作,那么,对当地而言,有没有最大程度地压缩各种行政开销、三公经费、乃至政府办公楼馆的建设?有没有将“好钢用在刃上”?笔者检索不到当地相关行政经费的开销,但在当地政府网站上,却赫然立着13为副县长的名字。尽管,其中有三位挂职副县长,但可以想象,这么多的官员,该花费掉多少的公帑!
“‘两江八河’沿岸群众过河难的问题的确存在,建设任务十分艰巨”,我们可以理解当地政府的困难,但扪心自问,当地真的尽责了么?从舟曲大雨引发的泥石流,再到近日的北京暴雨成灾,莫非真的是“拆桥容易建桥难,官人无耻百姓惨?”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