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忧与爱(江苏高考作文)

(2012-06-08 09:08:42)
标签:

三峡库区移民

补偿

白纸黑字

新闻报道

分类: 随笔

“真的要拆到我们家的房子么?”看到父亲归来,母亲赶紧迎上去问。

“是的,不仅我们家,最西面的三户人家,也要拆”。父亲眉头紧锁,显得无精打采。

“那么,补偿真的就只有那么一点?”母亲还是不甘心。

“是的,就那么一点补偿。并且,最新的通知还说了,如果到期还不签字,不仅奖励的钱没了,临时租房补贴也没了,回头强拆的时候,强拆的费用,也要从补偿款里扣除。”看得出来,那一刻,父亲很绝望。

母亲不再说话,全家都陷入沉默,可怕的沉默……

小房间里,我正坐在电脑前,打开着的网页上,显示着宪法、物权法的内容,白纸黑字写得分明,可又有什么用?索性关掉电脑,但那些已存档的、关于强拆的各种新闻报道,却不断跳出,让我的心无法平静。

是就此妥协,让他们拆掉我的家,并接受那份不公的协议?还是奋起抗争,或者自焚,以死抗争。或者准备刀剑,像男人一样,我以我血护家园?可是,家人,父母,如果我走了,他们怎么办?

心痛、头欲裂。走到窗前,仰望星空,满天的星星,并不能给我答案。

其实,我也知道,拆掉旧房子,可以盖出新房子,可以让我们这个小城更美丽。但在这拆与建的过程中,为什么不能尊重我们的权利!即使是陋室,也是我们的家,我们才是真正的主人,拆与不拆,应该是我们说了算; 纵使是为了发展,但假如我们都不能直接分享发展的益处,特别是那不断升值的土地价值,这样的发展又有何意义?

转过身,从房门的缝隙朝外看去,母亲又在计算器上不停地按着,我知道,她又是在计算现实的房价与所谓的补偿之间的距离。一如奶奶去年因病住院而欠下亲戚很多笔债时的情形。而父亲则捂着脸,将身体缩在沙发里。我知道,他又回想起当年下岗的往事。仿佛一夜之间,彼时壮年的父亲,就成了多余的人。离开了熟悉的工作岗位,而后,为了生活,特别是为了让我跟姐姐的上学,他不断地在找工作、失业、再找工作中挣扎。可当年留下来的那些人,如今却光鲜无比,让人乍舌的工资,还有发不完的各种福利!

太阳又一次从东方升起,我还没有起床,便听到了门响,跟着便是爷爷的声音。

“老三呀,你们就签了协议吧,这么多年了,我们从来没有拖过国家的后腿”早年做过村支书的爷爷,嗓门已经不复当年的洪亮,“再说了,现在的日子,比起旧社会,再也不用忍冻挨饿的,真的是好多了。政府也不容易,这么多人,这么多事。”

没有听到父亲的声音,门外沉默了许久,又传来爷爷拄着拐棍慢慢远去的声音。

中午的时候,姐姐也回来了,一脸的忧愁。一开口,我就知道,她们单位又给她们传达任务了——“爸,你们还是签了协议吧,拗不过的”。姐姐大学毕业后,在县城中学教书。十年之前,我们在乡下的时候,也曾遭遇过一次拆迁。那时,刚刚进入县中的姐姐,被校长告知,必须说服家里同意拆迁,否则,就得停岗……

黄昏,二伯也过来了。跟父亲当初选择进厂工作不同的是,同样是高中毕业的二伯走了另外的路。从村里的会计,到镇上的水利站,再到县里的规划局。二伯一直顺风顺水。提前退休后,不仅让堂哥进入县规划局工作,还领取丰厚的退休金。

二伯的来意也很直接,劝说父亲同意拆迁。末了,他还加了一句,“二小子的工作,我又去打听了,县规划局下面,可能要招一批临时工,我已经打过招呼了,到时候,你可以让他去试一下”。

夜幕降临,吃晚饭的时候,父亲终于做了决定,再一次同意拆迁。电视里,正播放着三峡库区移民在新“家乡”里奋发而过上幸福生活的故事。母亲的眼角,分明有泪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