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比咸阳引渭渠变“夺命渠”更可怕的,是公权力的冷漠

(2012-04-20 19:54:56)
标签:

咸阳

干渠

尸体

水渠

公权力

杂谈

分类: 评论
    从3月底至昨日,在陕西宝鸡峡引渭渠咸阳段水域里,已发现16具尸体。根据警方对部分尸体的解剖,证实皆无他杀迹象。为了打捞遗体,落水的死者家属组成临时打捞队,他们几乎没有得到任何帮助,有家属认为水利管理部门应对此负责,几家亲属已准备向法院起诉。据悉,渠岸两侧村民落水的意外年年发生。(华商网)
    尽管,在我们的身边,每时每刻都会有人离世。也尽管,当地警方已经查明,这些沉尸引渭渠的不幸者都是因落水而致。但20天的时间,仅仅是在咸阳段水域,就先后打捞出16具尸体,如此“夺命渠”,真的让人不寒而栗。不过,比起“夺命渠”的恐怖,更让人可怕的则是当地公权力的冷漠……
    关于引渭渠,有三个不能被忽略的细节。其一、如记者实地采访所记,宽阔的引渭渠修整得十分干净,水渠下半部分都用水泥板砌成。也就是说,这样的水渠,一旦有人不幸落入其中,几乎很难独自逃生;其二、这些干渠不仅从许多村庄穿过,并且许多渠堤已被修建成公路。也就是说,每天都会有无数的人从这些渠堤、或者横架在干渠上的小桥上通行;其三、引渭渠两侧及那些小桥上没有任何的防护设施
    由此可见,这条于1971年建成通水的灌溉渠道,尽管,在经历四十年的风雨之后,依旧可以为当地百姓提供生产、生活上的便利,但也给当地百姓带来了严重的安全威胁。对此,除了当地村民要提高自身警惕、注意安全外,更需要当地政府有所作为。比如,在一些重点地段修建护栏,增设更多的警示装置,开展更多的安全宣传。
    遗憾的是,我们并未看到这些。至少,“20天里所出现的16具尸体”,都没有得到足够的安全保护。这也可以从
宝鸡峡管理局工程科杨海强科长的介绍中得到验证,“也曾向上级主管部门水利厅以及地方政府汇报,呼吁加大投资,沿渠加设防护栏杆,但并未得到响应。”
    问题出在哪里?表面上看,是钱的问题,当地可能无力承受。借杨科长的算法,“引渭渠两条总干渠和4条干渠合计412公里,光加设栏杆就要两亿多元。”若是再算上各支渠,还有渠上的5100多个便桥,那得花多少的钱呀!但在实际上,却是当地责任心的缺乏,是公权力的冷漠。事实上,这笔“帐”根本就经不起推敲——长江危险么,可谁见过有人呼吁在长江沿岸都安装护栏的?再则,即使当地没有足够的钱,但不可能连哪怕一米长的护栏都无钱修建!
    不仅如此,这种冷漠,还表现在当地是怎样对待那些“不幸者”的……
    一方面,对于那些被辨认出身份的不幸者,当地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对死难者家属不闻不问,就像村民所质问的,“失去亲人已经让人非常痛苦,在打捞尸体过程中……我们基本没有得到过什么帮助。难道村民落水就只能是自认倒霉,和水渠管理部门一点关系都没有吗?”
    另一方面,对那些身份不明的不幸者,当地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只是“经法医勘察,排除了他杀可能,便安排一村民将尸体就地掩埋”——既没有保存必要的DNA样本, 又没有将尸体火化并收存骨灰(或者,安葬到相应的公共墓地),如此草率地处理,不仅是在亵渎死者的尊严,也毁掉了死者家属可能的寻亲希望!
    生得随机,死得还不如“鸡”,何其悲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