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天半可以握手七千次,那平常四年中呢?

(2010-07-08 19:30:28)
标签:

校园

就业

毕业典礼

校长

浙江大学

杂谈

分类: 评论

    流火七月,又是无数高校学子们离开校园的时间。俗话说,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四年前,大家有缘千里来相会,四年后,毕业了,大家也各自纷飞,去到新的人生战场,书写各自新的篇章。

    人生中的重要转折,自然值得庆祝。这样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不仅学生忙碌,许多高校也很忙碌,一场场热闹的毕业典礼,穿学士服,拍集体照,大聚会,小聚会,总是忙得不亦乐乎。

    这样的毕业典礼,日前,也在浙江大学上演。根据浙江在线-今日早报的报道,“昨天上午,浙大在玉泉校区操场举行2010届学生毕业典礼”。

    面对这即将走入人生新旅程的8000余名学子,浙江大学的杨校长也是真情流露:“成长是不断的自我超越,作为你们的校长和老师,我为你们不断超越感到骄傲。我更期待着,在未来的岁月里,你们能够不断超越自我,创造精彩人生。”除了讲话,杨校长更是忙碌不停,除了跟学生们拍照留念,更是亲自伸出他的“大手”,在一天半的时间里,先后与七千多名学生握手。

    此情此景,真真让人感动呀!想当年,咱也从高校的大门走出过,也曾当过一回的高校毕业生。只不过,那个时候,并不流行毕业典礼,别说与校长大人握手了,甚至传说中的学士服都没有亲眼看过!

    如今,看着浙江大学校长的热情与真情,真的很为那些学生高兴!只可惜,时间太匆匆,校长大人温暖的手,就那么匆匆一握,便已成为“绝握”,便已成为历史!怎不叫人怅惘!

    由此漫想:那些有幸与校长握手的学生们,在他们过去的四年校园生活里,可曾与校长握过一次的手? 

    反正,咱读书的时候,漫说与校长握手,即便与校长见面,都像传说中的传说。甚至连院长大人、系领导、班主任的手都没握过……

    可能是咱太普通,而校长们又太繁忙。但这样的现实,却也反应了一个真实的问题,即高校的领导们,还是习惯高高在上,还是不大会走进寻常学生中的。

    于是,在人声鼎沸的校园里,便可以看到这样的一个场景:以校长们为代表的高级领导们,整日为学校的大事忙碌,或忙着建高楼,或忙着大招生,总是为建或世界一流、或国内顶尖、或省内知名的高校而忙碌。至于那些庞大若咱这样的普通学生,则是在各种潜规则、明规则里“混”着大学的时光。两者之间,更多的是像两条平行的轨道,找不到彼此的“交集”—— 就像浙江大学杨校长温暖的手,平日里,能有几回伸向普通的学生?

    其实,学校里应该是最平等、最自由、最具思想交流的。因此,高校的发展,不仅是那些外在的楼宇建筑,不只是那些美丽的青青校园,甚至也不是那些所谓的论文数量、学术成就,更多的还应该包括师生间的思想碰撞、情感交流。特别是学生们日常所思、所虑,学生们的喜怒哀乐,学生们的需求、愿望,这些来自学生的声音、愿望、追求,也应该是高校成长的重要内涵。

    但没有校长大人们温暖的手,学生的声音又如何能真实地传递?没有了学生的真实参与,高校的大楼盖得再高、校园搞得再大,又怎么称得上大学的“大”字?

    其实,何止是高校这样,现实生活里,我们的各级官员、领导干部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可现在的干部呢?还有谁会真正深入到民间,真正来到老百姓的身边,倾听他们的诉说,了解他们的疾苦,感受他们的情感?

    前几年,台湾领导人选举的时候,我们见到过一个大的干部,去到普通老百姓间,与民同住、同食、同劳动、同喜怒。但在我们的身边,这样的来到老百姓身边的领导,却很难见到。更多的时候,我们只看到警车呼啸着来去,领导们的车队在大街上开过来、开过去,偶尔停下来,大抵是去那些星级的酒店,或是重要的会场,去招待那些重要的客商。偶尔几个来到老百姓中间的领导,大抵也会被许多地方的、或者比大领导低的小领导们分割开、包围起来……

    离开基层,听不到底下的声音,又怎么能送来真正的温暖?

    如此,一天半中握手七千次,校长大人辛苦是辛苦了,学生们激动是激动了,可实际效果呢?除了一点媒体报道的谈资料,除了学生们多年以后偶尔的回忆外,又能留下什么?

    与其在这一天半中辛苦如斯,为何不再平常的时候,每天向那些可爱的学生们伸一次手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