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毛钱的处方”还是该多些、再多些!

(2010-06-09 19:51:12)
标签:

处方

社会矛盾

私利

孙女

第七人民医院

常州市

杂谈

分类: 评论

    在常州市里的医院看病,药价居然只要1毛钱!这么低廉有效的处方大大出乎常州市民张先生的意料。昨天上午,张先生告诉记者,6月2日,他带着孙女去常州第七人民医院看病时遇到了这样的好事,不仅钱花得少,服过一毛钱的处方药后,孙女的病很快好转了。(扬子晚报消息)

    医改至今,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依然纠结!这年头,即便是看个感冒,若不带上几百块钱,还真不好意思进医院的门。若是不幸生个大病,有医保的还好些,碰到没医保的,一人生病,全家返贫,几乎成了常态。

    如此怪状的根源固然有医疗资源分配不均、也相对有限的客观原因,但更多的还是出在所有涉及“医疗”行业的从业人员道德底下、物质欲望无限膨胀的根子上。即医生看病不只是救死扶伤、解人困厄,更多的是“见缝插针”而“趁火打劫”了,重复检查、过度医疗、开新药、开贵处方,总是想方设法从病人的口袋里多赚点钱!

    正因为此,“一毛钱处方”的出现,不仅让人意外,更让人感动!毕竟,治病不是“制病”,不该制造更多的GDP,也不需要玩那种“不买对的、只买贵的”的噱头。只要能有效治疗,不管是从节约病人医疗费的角度,还是从节约社会成本的角度而言,当然是越“廉价”越好。

    “一毛钱的处方”,或许是个个别的案例。但“一毛钱的处方”背后,却蕴涵了普遍的真理。就治病而言,花更少的钱、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才是王道。而对社会上的其他事务而言,这样的“低成本、高效率”,也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东西。

    遗憾的是,改革至今,现实的社会里,在许多领域内,都像“医院治病”一样。

    教育领域,学校的大楼越建越高,学生的学费越收越贵,但真正的“传道、授业、解惑”呢?又培养出多少真正的“人才”?生产领域,像垄断或国有的企业,管理者或领导层的薪酬福利是越来越好,企业的产值也是节节升高,但企业发展所带来的环境污染、资源浪费,也是触目心惊。至于这些企业发展应该给基层员工、社会所带来的福利,却更是鲜见!甚至政府的社会管理行为也是,办公场所是越来越豪华,公务人员的工资福利是越来越丰厚,但真正要办的“公务”,却很难高效。像什么一个县配有九个副县长,一个乡镇配有八个副镇长,但碰到实际问题,皮球却在各个部门之间踢来踢去。有小摊小贩,就搞了城管。有社会矛盾就花巨资大搞特搞“维稳”,可实际的社会效益呢?

    许多的问题,之所以变成“高投入、低产出”,实际上,同“医院治病”的根源一样,都是“私利”惹的祸。在这种“私利”的诱惑下,道德、法治都只是幌子,甚至成为工具。如此,违法乱纪的行为也自然层出不穷了。

    这样的代价是: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社会利益的极大伤害,也势必会造成更多的社会矛盾。

    其实,许多问题并不需要搞那么复杂,一切还是该还原本身,治病的,心怀病人,认真治病,教书的,心念学生,认真教书,而政府呢,心忧人民,认真服务。“斯是陋室,”因为“德馨”,照样可以成为刘禹锡的“豪宅”。若是无德,只顾自我,即便是“朱门酒肉”,也会“泛臭”。

    从这样的意义来看,“一毛钱的处方”,开处方的人,和开出来的处方,还是该多些、再多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