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一篇名为《在西站偷拍到的感人一幕:这娃娃实在太孝顺了》出现在网络,发帖网友上传了一张在火车站拍到的照片,照片中,一位留着平头的中年汉子,半蹲在地上,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坐在汉子的膝盖上,持续了很长时间。发帖人和不少网友都说,这种敬老行为让他们很感动。(大洋网-广州日报)
在当下爱心缺乏的现实社会,我们见了太多公交车上年轻人占着老弱病残的位置而不给老人让座、老人摔倒在路上无人搀扶、老人无人赡养而流落街头、独居老人死在家中化为白骨无人知晓等的新闻,如今,看到年轻男子这般的举动,真的很让人欣慰,也很是感动。
可感动之余,我们是不是也该想一下,老人为何只能坐在年轻男子的腿上?
尽管媒体的报道中并未提及老人为何要坐在年轻男子腿上,但看图片里的情形,他们是出现在车站附近,也应该是在候车的。在老人的身后,也可以清楚地看到许多人带着大包、小包席地而坐。这样的场景,相信公众都不陌生,也几乎在每一个车站附近曾见过。若逢节假日,那种席地而坐的场面,更是“壮观”,甚至“壮观”到可以席地而卧、度过漫漫长夜……
按说,乘客买了车票,不管是汽车站,还是火车站,作为公共交通的附属场地,车站方面,应该提供更周到、人性的服务。给他们一张可以坐的凳子、一处可以遮挡日晒或风雨的地方。但遗憾的是,这样的“服务”却很不能周全。
主管者或许有理由:旅客人数太多、车站接待能力有限!
但车站卖起车票的时候,可曾便宜过一分钱!车票价格一路上涨的时候,可曾犹豫过!再说,这样的服务,本身就不该只是用金钱来衡量的,也应该是主管者为人民服务的内容!
不过,奇怪的是,与车站“沙丁鱼罐头”一样拥挤、“难民营”一样简陋相对应的,却是机场里的宽敞、明亮、洁净、舒适。同样是公共交通运输的附属场地,“服务”却天壤之别!何也?
事实上,随便去到哪座城市,机场、火车站、汽车站,一路看下来,那种感觉绝对是像从欧洲去到亚洲再去到非洲,从高级到中级再到低级。这种差异,不仅体现在建筑物的高大、装饰的豪华与否上,也体现在配套设施的完善、周到上,甚至还体现在场站服务人员的年龄、穿着甚至脸上的表情之上。
人是一样的国人,不同的,可能是口袋里钱钞的多寡、工作性质的不同而已。嫌贫爱富固然是我们根深蒂固的陋习,但就一定要在实际生活当中醒目地展现出来么?
别去说什么现在的公共运输都已“市场化”,我就不相信机场旁边的那些高速公路、高架快速路都是各航空公司自己集资兴建的!事实上,这些公共交通身上的“公共”二字,就已足够说明一切。不管是飞机,还是火车,或者公共汽车,本质上,都是为公众公共交通服务的。
如果图片中的老人是去机场候“飞机”,他还会这样地坐在年轻男子身上?
尊老爱幼是优良传统,人人有尊严地生活,是我们努力的方向。如此,谁该羞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