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阿飞
阿飞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1,223
  • 关注人气:91,05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学老师转行当城管,为了“心愿”值得喝彩!

(2010-05-22 21:54:45)
标签:

大学老师

大粪

城管

行当

杜涛

杂谈

分类: 评论

    身着浅蓝色夏装制服,30岁的杜涛,是武汉唯一一个由大学老师改行当城管的人。(武汉晚报5月20日报道)

    从“阳光下最灿烂的职业”,跳到“口碑最差的职业”,杜老师的这一跳,很符合我们一贯的忧虑:天下熙熙,皆为名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工作只不过是追逐名利的工具——城管口碑再差,但也是“官”,手中有权,身后有利!

    现实的名利是很诱人,但更容易屏蔽掉我们的理想、道德,也容易混淆社会分工,颠覆社会秩序。治病救人的医生忙着赚钱,教书育人的老师忙着赚钱,为人民服务的官员忙着赚钱……该是怎样的社会?

    其实,职业只是分工不同,并无贵贱,也都是个体参与社会的一种重要方式,都是个人实现自我的一个重要手段。问题在于:我们究竟该为什么而工作。

    浅层的意义,是为了生存,这是基本点。而进一步的意义,是为了实现自我,算是人生的价值。大学生们去洗脚、擦皮鞋、甚至掏大粪,应为前者,可以理解,却无法推崇。而时传祥、徐虎数十年如一日地“掏大粪”、“通下水道”,当为后者,值得赞扬。两者的区别不是干活时间的长短、也不是大粪和下水道是否弄得干净,更多的在于在自身定位的基础上,对工作是否足够“热爱”。就像高尔基说的,“天才是由于对事业的热爱而发展起来的,简直可以说天才,就其本质来论——只不过是对事业、对工作过程的热爱而已。”

    如果一个人自身都无法认同自己的工作,很难想象其可以做出真正业绩,更遑论变成天才了。

    从这样的意义来看,杜涛老师因为“我学的专业是法学,就想进执法部门,这是一直以来的心愿”而跳槽,带着“心愿”去工作,不管前途如何,但在践行自我的道路上,他已然上路!

    事实上,“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则百事兴。”一个“尽”字所需要的不只是个人才华与努力,更需要个人价值与社会需求的契合,即每个人都在应该的岗位上闪闪发光,而不是混迹于不属于自己的位置,如有错位,不仅仅是个人悲剧,也是一种社会悲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