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随笔/感悟 |
进入华商实属偶然,当我在2006年从山东回到西安时,近一年的时间都在漂泊,为自己的前途担忧,不知今后将何去何从,很是幸运的,在我最艰难的时候,华商的大家庭接纳了我,给我的人生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
我是考校对岗位考入报社的,在四个多月的校对工作中,我对整个报纸的操作流程有了真切的认识。相对简单枯燥的校对岗位是一个观察与学习的好的岗位,因为工作的需要,可以不停地轮版,在轮版的过程中就对新闻的风格、语言以及一些细节有了深刻的认识与体悟。四个多月的校对岗位,为我能够迅速走上编辑岗位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在我自己的人生定位中,编辑一直是我最想从事的岗位。在刚加入华商的那一刻,我就给自己定下目标:多学、多思考,争取早日考到自己喜欢的岗位,考上可以实现自己梦想的岗位去。
连我自己都没有想到,机遇来的是如此之快。8月底,报社对内对外同时招聘评论编辑,在一番思想斗争之后,我报了名,有想法,但没报太大的希望,因为我总觉得我学的还不够,积蓄的力量还不够充足,但实在不能拒绝这个自己喜欢的岗位的诱惑,决定试试。同初入报社时一样,笔试与面试,再一次走过,最终老天很是眷顾我,我来到了这个我愿意终生从事的岗位。
来到新闻评论组的几个月里,我逐渐从一个什么也不懂的青涩小子,成长为一名合格的评论编辑。在这几个月里,我熟悉的编辑做版的流程,知晓了评论的风格,在做好日常版面的同时也开始尝试写一些新闻评论,使自己对评论这一我原本陌生的问题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与感悟,已经开始迈上作为一个新闻评论人的大道。
在这个几个月里,我深刻认识到作为一个新闻人,尤其是作为一个新闻评论人的不易。经常要在有限的时间里组好稿子,写好稿子,深更半夜回家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为了一个问题需要苦苦思索,翻阅大量资料,为了一个标题要仔细琢磨,一篇文章改了又改,个中辛酸一言难尽。尽管有时候也感觉压力大,也感觉自己的脑细胞快要被版面被文章压榨尽了,但每次痛苦过后,看到自己做出了版面,看到自己写的文章,就有一种母亲看自己孩子般的幸福与满足,时常为自己主张的一个好观点而得意,为自己能够为百姓、为国家说点话而自豪。
在我成长的几个月里,我得到胡志勇与毕诗成两位前辈与兄长的无私帮助,得到了中心与报社领导的鼓励与督促,他们是我作为一个传媒新兵的入门师父,让我知道了我该往哪条路上前进,让我知道我将要面对的是一条怎么样的路。
不知不觉,2007年已经快要走到了尽头,回顾这一年来,我只觉得我是幸运的,因为我加入华商,我为加入这个大家庭而倍感自豪与荣耀。尽管我是这个战场上的新兵,尽管我不知道的还有很多,尽管我不足的地方仍然很多,但我已满足,因为我已上路。
2007,我已上路,尽管有坎坷有风雨,但是一条自己喜欢的道路。在路上的我,将为了梦想而继续努力与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