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没有户口的人,将面临怎样的生活?
20年来,家住武汉市青山区厂前街的邹龙军因为没有户口,失去了作为一个人的“社会符号”,并为此付出代价:不能正常上学,不能结婚,甚至找不到一份稳定的工作……(9月21日《长江商报》)
邹龙军的遭遇清晰地回答了这个问题——没有户口,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需要说明的是,邹龙军不是没有武汉户口,而是在整个中国的户籍中彻底没有他这个人,也就是说,在户口数据统计的中国人的概念中,他不属于中国,是个彻彻底底的“黑人”。但是,他又确确实实是中国人。
相对于邹龙军的“黑人”身份,还有更多的人是“黑户”身份,原本有户口,但因为种种原因,户口脱离了我们的户籍管理体系,使得原本合法的身份变成了非法,一系列麻烦随之而来,办不成身份证、结不成婚、买不成房……
在现有的户籍制度之下,户口是一个人的公民符号,亦是一个人取得各种社会保障的基本依据。对于个体而言,没有户口意味着烦恼,意味着不能享受公民应得的各种权利;对于国家而言,“黑人”和“黑户”的存在,意味着公共管理上的漏洞和风险,一旦有“黑人”实施犯罪行为,调查取证的难度相比在籍公民要大上很多。
偶然事件与偶然行为不足以影响常规,但当偶然事件与偶然行为以常态出现,则需要政府尽早解决。如果说“黑人”和“黑户”只是出现在极其个别人的身上,不去关注,不去解决,尚且勉强说得过去。但是,当“黑人”尤其是“黑户”正在呈泛滥之势在社会上逐渐蔓延开来,再不关注,恐怕怎么也说不过去。
而且,“黑户”正愈来愈多地出现在大学毕业生的身上。因为对政策的不熟悉,加之意识不到户口在当今社会对一个人的重要性,相当数量的大学毕业生在毕业后将户口放在了口袋里,等到需要用户口的时候却不知去哪里寻觅。这一个群体作为社会建设的主力军,如果缺失了户口这一公民符号,对其自身、对国家,显然是影响深远。
平心而论,除因超生、非婚生子等引发的一出生即为“黑人”的情况,大部分的“黑人”“黑户”产生的主要责任都在如“黑户”大学毕业生一样的个体自身,因为他们没有按照国家相关政策处理好户口问题。但是,现在不是追究这个问题的时候,认真追究其实也是毫无意义,现在要做的应该是先堵住“黑人”“黑户”继续蔓延的口子,然后出台相关的政策,让有关部门逐渐解决历史遗留的“黑人”“黑户”问题。
尽管不追究可能会给人“法不责众”的感觉,然而,这一群体的问题毕竟是无害于社会的。政府可以用宽容的态度来对待这个问题,但是,越早解决越容易解决,时间长了反而会让问题复杂化,到时再要解决,付出的成本绝对会比现在大上很多。同时,解决好这个问题也会弥补上这一块社会公共管理的短板和漏洞,更好地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