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驾得浮云历金陵

(2007-06-27 14:00:34)
前言:这是我朋友的一篇文章,很是喜欢她笔下的城市,也很怀念在一起时的日子,于是将这篇文章贴过来,以为纪念。
驾得浮云历金陵    文 / 飘零玉儿
 
于南京,我是一个外乡人。
以前南京只是流连在唐诗宋词中,出没于历史地理书籍里。
以前我只知道南京有着千年的风流与沧桑,有着岁月的辉煌与落魄,有过秦淮佳人的嘤嘤笑声,也有过无辜冤魂的凄凄哭诉。南京,是一个让我又期盼又胆怯的城市。
偶然有机会闯到南京的怀抱里,才发现南京是如此迷人。
既然是外乡人,游览时自然是有些走马观花的。只可惜南京太大,不能“一日观尽金陵花”。我是山东人,家乡讲究的是“一山、一水、一圣人”,我在游玩时也特意选择可以和家乡作对比的地方。好在南京倒也差不多可以称为有这三样,山自然是紫金山的,水可就多了,单是长江就够宏伟的,更何况还有秀丽的玄武湖,虽然没有孔圣人,没有孔庙,可是却有夫子庙。
最早溜达的地方自然是夫子庙,离所暂住的地方近嘛。夫子庙已经有近千年历史,与孔庙的一塘水池不同,夫子庙以蜿蜒的秦淮阴河为泮池,可谓有得天独厚的便利。南岸有照壁,北岸有聚星亭、思乐亭,中轴线上有棂星门、大成门、大成殿、明德堂、尊经阁等建筑,庙东有魁星阁。想来这不起眼的夫子庙也经历了历史的沧桑,也曾有过自己灿烂的历史。可惜我生不逢时,未能躬逢盛世,不过还好1985年修复了古建筑群,周围茶肆、酒楼、店铺等建筑也改成了明清风格,我才能够以睹夫子庙曾有的芳容。
曾经以为所谓夫子庙,也不过就是一个庙而已,哪曾想属于夫子庙的地盘如此之大。店铺林立,其中以服装门面为多,店面普遍不大,可是各有特色,很少看到两家会有重复的时装。女孩子应该相当喜欢这儿,如果有时间,体力又允许的话,你大可以在这些店铺逛一天。你尽管可以大胆放心地试穿你喜欢的服装,如果满意结帐,收入行囊;如果不中意,没什么大不了的,拍拍屁股走人,没有人拽住不让你走。
“石头记”饰品历来是时尚女孩子追逐的热点,在夫子庙一条很普通的街道,也有一家“石头记”。内有各式的饰品,让人爱不释手。另外在一些不起眼的角落,往往会有一些小店,专门卖南京雨花石。没有像南京这么热爱石头的城市,那些原本不起眼的小石头经过能工巧匠的打理,一颗颗变得圆润、光滑,闪着诱惑的光。雨花石是由玛瑙、玉髓、石英、水晶和蛋白石等形成的珍贵宝石,原产地在南京六合,其色彩如彩虹丰富鲜艳,细腻奇异。不过随着市场交易的扩大,比较珍贵的雨花石已经是凤毛麟角,市场上出售的大多很一般,买了作个纪念尚可。
和朋友一起逛时,我们发现了一家酒店:咸亨酒店。店门口有一尊铜像,看那模样自然是孔乙己喽。我和朋友戏言,何时孔乙己搬家了,咸亨酒店原本不是绍兴一家很普通的酒店嘛,怎么会跑到南京呢?朋友把我脑袋敲了一下,说:“大概是生意太好,开了连锁店吧?”
夫子庙大概算是南京的一大招牌,街头小店或连锁超市,只要南京食品、特产大多要印上“夫子庙”三个字。游荡在夫子庙,我不由得把它和孔庙作对比。孔庙带有森严的历史气息和浓郁的文化底蕴,作为旅游景点,尽管孔庙每年吸引众多游人,可在我看来,行走在历史的烟尘中,总是带有一些压抑。反倒不如夫子庙来得自在,来得逍遥。
朋友告诉我到了南京不去中山陵等于白来,力荐我爬紫金山。北宋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也有过《游钟山》:“终日看山不厌,买山终待老山间。山花落尽山长在,山水空流山自闲。”如此想来,应该也差不到哪儿去,我也就只好随从前往,尽管我有些怕累。周末和朋友坐上直达钟山的公交车,大概由于周末的原因,人比较多,上了车,根本没有座位可言,只能站着,幸亏我本来就较瘦,才不至于被挤成相片。车子渐渐远离市中心的繁华与喧嚣,由人群缝隙望出去,已经可以看到略带荒凉的郊外,苍茫的山峦,铺天盖地的绿涌上眼帘。爱幻想的朋友在我耳边嘀咕:“要是能在这儿住,该多好啊。推门可见青山,低头就是绿水。”我说:“那倒是不错,王安石有过一句诗‘两山排闼送青来’,既然你这么想住在这儿,就买一套房子得了。”听了我的话,朋友顿时垮下了脸:“天啊,我可买不起。南京房价这么高。”
生活在现代的我们,享受着高水平的物质生活,却也远离了千百年来的青山绿水,有时一座青山,一湾清泉对我们而言都可称得上奢侈品,我们只能以旅游的方式匆匆看上一眼。这大概是现代人的悲哀吧。
本来以朋友的意见,是想带我去看中山陵。可是我一听门票价格有些心疼,便对朋友说:“算了吧,那么贵。我们去爬山喽。”我向来觉得看些免费的风景还可以,花价钱看了些人工痕迹,不值,我倒是宁愿自己寻找可观的景致。
我们从一条似有似无的小路上山,一路上没有看到其他人。与北方满山遍布松树不同,钟山更多的是桂花树,另外就是一些不知名的小树,长得不算参天,甚至可以称得上瘦小,如正在发育的女孩子,带几分伶仃模样。山势比较陡峭,好在那些可爱的小树可以临时充作扶手。钟山散落着著名的名胜古迹:中山陵、灵谷寺、明孝陵、天文台,以及廖仲恺、何香凝墓,邓演达墓。说来惭愧,这些名胜古迹我全没有到过,不过我们倒是发现了一处好玩的地方:刘基洞。本来我想,刘基好歹也算一代文豪,他避难的洞穴总应该收拾得比较壮观吧,哪曾想那真的可以称为洞。一个好小的洞口,仅能小心地钻过一个人,长度不过几米,进了最里面,有个刚刚可以放开一张八仙桌的地方,安放着刘基像。洞穴上方一条不甚宽广的缝隙可以望见窄窄的天空。这情景让我想起了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一同进洞的还有另外两个小伙子,我们议论着刘基的可怜,居然躲藏在这样狭小的苟且偷生。他可真是应了中国人常说的一句话:“好死不如赖活着。”
爬山是相当疲惫的。等我们从山上下来,两条腿似乎全然不是自己的。看到破旧的公交车,感觉是那样的亲切,因为看到了车,就看到了希望-可以回去休息了。看来我还真成不了隐士,名山大川还是偶然爬爬为佳。
人说山是沉稳的,水是灵动的。从孩提时候我就喜欢水,母亲曾说我是见水就乐得像小鱼儿。南京有长江,那水可真叫多。不过与长江这条巨龙相比,还有一个可以去的地方-玄武湖。宁静娴雅的玄武湖如同镶嵌在王冠上的宝石,又如一个不言不语的大家闺秀,荡漾着一汪碧波,闪烁着诱人的光。据说这是当年宋孝武帝操练水军之处,不禁使人想起“玄武湖中玉漏催,鸡鸣埭口绣需回”的诗句,仿佛可以想象当年一艘艘战船在湖里荡来荡去的情景。岸边古老的城墙班驳陆离,幽幽地诉说着千年往事。
朋友喜欢来玄武湖轮滑,这次也不例外。我看着他细心地装备好自己,从头盔到护膝、护腕,尔后向我挥挥手,一溜烟刷街去了。留下我一人坐在湖边的长条石凳上,静静地看着湖,湖也静静地看着我。在对视中,我有些恍忽了,似乎那湖中正传来阵阵厮杀,战旗飘飞,鼓声动天。尘封千年的历史打开了一扇小小的门,我看不见里面的风景,只是身不由己地受着诱惑,忍不住要走进去,感受那厚重的历史风云。朋友围着湖边滑了一圈,回来后,看到我呆呆地,有些紧张,连忙大喊我的名字,我才回过神来。
虽然只是在南京呆了短短几天,好多美都无从观看,不过管中窥豹,可见一斑。我颇有些妒嫉本地人,这么多美景就在他们家门口,可以随时随地欣赏,而我这个外乡人,却只能驾得浮云历金陵,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如果可以选择的话,我愿意沉醉这个古老的城市,永不苏醒。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