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些年,丫姐家老公总是到山西出差,丫姐也就不自觉的喜欢上了山西。那会丫姐总是喜欢到山西的聊天室去聊天,也认识了很多山西的朋友。知道丫嘴馋,这些山西的朋友就总是用山西的美食来诱惑丫姐
。尤其是山西的面食,总是让丫姐我念念不忘。
山西的面食,按面的种类可分为白面,莜面,荞面等,按吃法的种类就数不胜数了,这里给大家介绍几种,你最好不要垂涎三尺,二尺就足矣了!
你听过“莜面靠姥姥”吗?古怪的名字却有着绝对独特的味道,用莜面和好面,擀成比饺子皮稍大一些的皮,然后把边擀成荷业叶边的形状,再做成和我们烧麦差不多的形状,只是里面没有馅,放到小笼屉里蒸上10分钟,最后蘸上用醋和葱烹好的调料别有滋味,真的特别好吃,如果你和我一样喜欢吃肉,当然还可以蘸上肉酱,同样会让你情有独钟的。
用莜面做成的面食很多,有“莜面条”,象咱们拌凉菜一样拌起来吃,也很爽口,还有“莜面窝窝”,做成圆柱的形状,蒸熟后切成片,按找自己的口味炒着吃,劲道中透着温柔,就是棒!
荞面可以做成春饼,可以包饺子,他们那里还有一种叫做“河捞”的,就是用那种类似做粉条的机器,把和好的面放在里面,压出的圆形的面条,然后配上山西独特的西红柿酱,或者是他们那种类似我们东北乱炖的“臊子汤”,里面有丸子,烧肉,海带,胡萝卜,土豆等,满足不同的口味,说到这个臊子,我想起了水浒中鲁提辖拳打镇关西那场戏中说的:把肥肉切成臊子,瘦肉肉也切成臊子……臊子就是指很小的块儿,类似丁儿的意思.说着说者跑题了哈,这臊子汤最后当然不能忘记倒上可以美容的醋啊,那滋味,酸中揉着甜蜜,那种感觉也大概是山西人生活的缩影吧,就是绝!
说到这里你可能急了,我们都知道的山西“刀削面”怎么还没登堂啊?这是我要说的白面类了,用白面做的面食就更多了,“插疙瘩”是把面和好后用我们插萝卜用的那种插子把面插成小疙瘩,然后放如羊肉或牛肉的锅仔中,慢慢边炖边吃,伴着那上升的热气,你会在寒冷的冬季体会出团圆的温暖。还有一种叫做“提面”的,把面和的稀一些,放到一个带把儿的托盘里,一般是用不锈钢做的,然后用一根细细的钢棍,一点一点把面拨到沸水中,煮出的面不象我们的面条那么硬,柔软而绝不模糊,这大概也是山西人做人的一个写照吧!
“闷面”是锅里做上类似我们云豆炖土豆一类的菜,待菜三分熟的时候把擀好的面条均匀地放入上面和猜一起闷好,吃的时候把猜和面拌匀,面有些硬,也许是暗示着山西人坚韧的个性。
最后我说说“刀削面”,把它放在最后,是因为我觉得它实在是山西面食里最普通的一种了,我虽然不在山西,却是随时可以在家中品尝它的美味的,因为那是我唯一跟山西的朋友学会的一道美味,或炒,或打卤,或炸酱,或浇上排骨汤。做刀削面,可以把它顶在头顶,可以把它扛在肩头,不过丫姐的本事只是能把它握在手中,然后用特殊的刀,把面削成树叶形的条煮进锅中,当然你千万不要怕那刀会把你的皮肉连同面一起削到水中,如果你把它当成你的朋友,它也一定会小心对你的,接下来你就等着大快朵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