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的时候,和好朋友闹别扭了,一句“我不和你好了”就足以让对方不知所措了,而一句“对不起”又会让两个人很快的和好如初了。那个时候真的很单纯,很真诚让人难以忘怀。长大了,没有人就很少会有儿时那样干脆利落,不留下任何不良痕迹的争吵了,没有人再会说“我不跟你玩了”,更没有人会心无城府的象对方说“对不起”了。长大了,只是长期的把小小的矛盾累积起来,最后一件鸡毛蒜皮的小事成了导火索,把一座友谊的大厦给摧毁。让多年的友情化为乌有。是什么让我们变的这样“心胸狭窄”呢?!
心理学上有过这样的解释:人都有保持心理平衡的需要,一种交往如果不能维持一方或双方的心理平衡,势必造成关系的裂痕,当心理处于不平衡状态时,人需要花费相当的精力去调整,短时间尚可,时间长了,在当今这个压力很大繁忙的生活中,又有谁肯去花费时间和精力去维持一段友情呢,于是没有了朋友之间的坦诚相见,而多了许多的自我封闭。事实上,朋友之间的嫌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违心地“忍”下去,当嫌隙积累到一定程度必然会如火山爆发。所以,谈成确实是人际交往的第一要则,只有双方坦诚相见,好好的沟通,对方才能够知道你的真实的感受,才能作出积极的回映。而且,不管是亲情、友情还是爱情,都不应该是想当然的,它需要不断的呵护和灌溉,如果无限度的开采、甚至是破坏,即使是无意的,也终究会使自己失去它们。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