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育儿/亲子隔代亲爷爷奶奶溺爱生活记录 |
分类: 生活点滴--2007 |
误区1:过于溺爱,隔代亲
祖辈们对孙辈过分疼爱主要是计划生育的实施,孩子的减少,造成对第三代过分溺爱。老人对孙子通常会百依百顺,关怀备至,孙子的要求不管合理不合理都有求必应,一味的满足导致孩子生活自理自立能力较差。有些老人对孙子的缺点“护短”,与孩子的父母教育方法、态度不予配合。祖辈们对孙辈泛滥的爱会阻碍孩子独立意识的形成和独立行为的发展。
甚至有些祖辈们对孙辈会从补偿心理出发,尽量给与孙子较高的物质生活待遇,以弥补自己对子女的不足。他们对孙子物质欲望的放纵,会随着孙子年龄的增长和社会攀比心理的影响,产生难以满足的“虚荣心”。缺乏引导孙辈求知、好奇、阅读、关心他人、热爱自然...等,导致孩子的精神世界空虚。如此溺爱会导致孩子缺乏安全感。
误区2:两代观念不一致
祖辈们所处的时代,文化教育水平,行为方式与现代人的不同,祖辈们往往会已过去的经验来探讨养育理念,这会极容易与年轻的父母们的教育观念发生冲突。观念的不一致,导致教育模式无发达到预先的效果,这样不利于幼儿的健康成长,另一方面也影响家庭的和睦。
老年人的精力有限,加上老年人通常认为孩子小,在家里是最安全的,所以对体育活动、户外锻炼较少兴趣。祖辈们离不开孙辈,往往不准孩子爬树、上山,不许奔跑、跳跃,更不准结伴出游,只允许他们在家玩一些安静的玩具、游戏。祖辈们同时也受旧时代“好孩子”模式的思想束缚,认为读书学习为主,这样导致新一代的体能、操作能力都有所减弱,竞争心、自信心下降,同伴交往能力较差。
误区3:亲子间的隔阂
有些父母为了工作把子女全权交给自己的父母来照顾,心理学研究表明,幼儿期是亲情培养的重要阶段,如果长时间不和父母生活在一起,他们的亲情就发生转移,与父母却出现了一定的隔阂。这种家庭生活状态是不利于幼儿健康成长与成材的。
一致的教育观念,不断更新教育观念
终结要领:
父母需意识到教育权,抚养权是为人父母的主要责任,要保持与孩子的亲子互动.相对的,祖辈们需意识到这种关系是不能取代的,老人需要维护孙子父母的威信.互动互爱让孩子能真正体会到3代人同心同乐的亲情.
2. 思想,知识
求知,接受新思想,学习新知识,跟上时代的步伐,用科学知识教育孩子.
3. 沟通,包容
爷辈和父辈往往会存在认识上的差异,需要常常沟通和包容对方的观点,获得统一认知,明确目标,步调一致,择善施教.
4. 自律,家规
经常反省自己在生活上的陋习,及时给孩子做榜样.两代人协商建立可行的家规,同时也给孩子一定的自由度和独立性.
5. 理智,理性
理智控制情感,分清爱与溺爱的界限,要爱的适度.理性控制情绪,营造和谐温馨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