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育儿/亲子教育成长edison成长记录生活记录 |
分类: 博客首页推荐 |
最近我的情绪不断的起伏,好不容易盼到出差的丈夫来电话,我却在电话里和他争论。我不想影响他的情绪,担心这样会影响他的工作,幸运的是我们有一个约定,就是把‘生气’留在昨天。
我发现有了孩子之后,家里的氛围从此改变了,话题全都在这个孩子身上。我很愿意谈论孩子的话题,可是,谈得越多我的情绪就更难以控制。悲伤,委屈...我不知道为什么会变成多愁善感!有时候也会感觉后悔。我以为自己能处理或整理好自己的情绪,可是,我没办法做到,每次听见关于孩子读书的话题,我就很激动。他才多大?现在才5个月的孩子,读书或学习对他来说是几年后的事。在这个阶段,我最关心的是他的健康,每天是否过得开心。
![为了孩子,我就错了吗? <wbr>[2007推荐(2)-早期教育] 为了孩子,我就错了吗? <wbr>[2007推荐(2)-早期教育]](//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为了孩子,我就错了吗? <wbr>[2007推荐(2)-早期教育] 为了孩子,我就错了吗? <wbr>[2007推荐(2)-早期教育]](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每当孩子生病及受伤,我都压制自己的情绪,表面上冷静,心里却翻江倒海。我没有表现出太紧张的表情和态度,这并不代表我不够爱他,如:孩子翻身从两寸高的软垫翻到地上,已经成事实,我不急不慢的走过去,没有马上抱起孩子,笑嘻嘻的和他说话“哎呀!你怎么会在地上?”“你是吓到了吗?”...等,轻轻的检查孩子身上有没有受伤,然后才抱起他,结果,孩子看我笑嘻嘻,他也对着我笑了。孩子生病时,我没有哭,孩子被蚊子叮,我没有太自责。我想要营造轻松的氛围,让孩子遇到挫折,病痛和受伤时能尽快恢复。我希望家人和我一样,我有错吗?
我认为孩子成长的阶段,表扬是一种推动力,过多或不合适的称赞会成为一种阻力。当孩子懂得越多,过多的赞美就会很明显的出现反效果,反之,过多的责骂也会有反效应。合适的时候表扬和责骂很重要,出现小坏毛病我会马上作出反应,尽量制止,一再从复到小坏毛病消失。有时忍耐也会变成纵容,我要把坏毛病控制在‘它’萌芽时。我觉得好孩子是表扬出来的,坏孩子是灌出来的,我盼望家人与我合作,我又错了吗?
当爸妈和长辈对孩子肯定有期待,希望他成才,但是,如果过多的期待与希望会有什么结果?我们这一辈的不能达到父母的希望,父母就把希望寄望在下一代的身上,这样会不会形成超负荷?希望越多,想法就会越多,想法越多,在不经意间就会流露在行为和言语上,爱他会不会在无形中变成伤害?我们当父母的也会增加情绪压力,这也会不会造成更大的伤害?
![为了孩子,我就错了吗? <wbr>[2007推荐(2)-早期教育] 为了孩子,我就错了吗? <wbr>[2007推荐(2)-早期教育]](//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为了孩子,我就错了吗? <wbr>[2007推荐(2)-早期教育] 为了孩子,我就错了吗? <wbr>[2007推荐(2)-早期教育]](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我们都认为孩子是聪明的,自己的孩子是最好的,然而,第一名只有一个。当我们不断的在孩子身上贴‘你是神童’的标签时,孩子就不会感觉有压力吗?过于早熟的孩子会幸福吗?读书为的是什么?就是求知识。读大学是为什么?为了获得更多的知识,不是简单的取得文凭好就业。成为研究生或博士生就能保证拥有金灿灿的前途?获得更多的幸福?我只要求孩子得第二名,我没想过孩子将来就一定能上大学,我也不培养不会使用电饭煲的研究生或博士生,我的‘底要求’就不对了吗?
我的育儿想法可能与丈夫有差异,我不去想太遥远的将来,我在乎近几年的培育。我想在孩子学龄前培养他的自理和自立,如:参与家里的家务,学习自我保护...等。想让孩子拥有正面的认知观念,如:节约,环保,助幼,敬老,运动获得健康...等。至于学外语,兴趣班,启蒙教育...等,这些就看情况而定,不勉强。学龄前的塑造很重要,我不想让他有求知的压力。我要以身作则,给孩子做榜样,就从现在由零岁开始,我太迫切的要求身边的人能配合我,难道我又错了吗?
2007年8月22日 20:06
您好!您的文章:为了孩子,我就错了吗? ——已经推荐到亲子中心首页博客区和亲子博客首页焦点及早期教育栏目。请继续支持新浪亲子博客 http://blog.sina.com.cn/lm/baby/。谢谢!
前一篇:七夕情人节,仙鹊聚天桥。
后一篇:婴儿爱看电视